段臨舟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輕輕笑了,說,二哥,商行就交給你了。
陸重一頓,長長地嘆了聲,說,你只管放心去。
段臨舟伸手碰了碰他的肩頭,笑道,有二哥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陸重看著段臨舟臉上的笑容,無可奈何地笑了起來,搖頭道,段家你也別擔(dān)心,我會看著段家人的。
段臨舟心中一暖,點了點頭,他想了下,開口道,二哥,要是我不能回來,勞你替我看著段氏三年——
陸重臉色沈了沈,瞪著段臨舟道,胡說什么……
二哥,段臨舟打斷他的話,說,你知道我的性子,事情總要先做準(zhǔn)備。
陸重沈默須臾,沒有再說話,半晌,道,好。
他定定地看著段臨舟,說,一定要活著回來。
此去玉安,便是段臨舟也未必有把握全身而退。玉安和梁都都不比瑞州,甚至比之當(dāng)初的豐州更為兇險。
玉安是信王封地,梁都,已經(jīng)是秦鳳遠(yuǎn)的天下。
穆裴軒無論是去玉安還是梁都,都兇險至極。
盡管穆裴軒是以朝拜少帝之名入玉安——這是穆裴軒想出的離開封地前往玉安的理由。他如今戍守一方,沒有皇帝詔令不得輕易離開瑞州。自他決意去玉安,就早早地寫了折子,請人送去了玉安。
小皇帝允了。
抑或說是信王允了。
段臨舟離開前還見了段葳蕤一回,自經(jīng)過段氏祭祀一事后,兄妹二人還是頭一回相見。
段臨舟發(fā)覺自己這個妹妹成長了許多。
段葳蕤對段氏族人逼迫段臨舟一事耿耿于懷,她沒有替段臨舟守好段家,還讓族人將刀刃對準(zhǔn)他三哥——段葳蕤這些年來,一直生活在段臨舟的羽翼之下。直到那時,段葳蕤猛地想,她是不是成了她三哥的拖累?甚至,段臨舟嫁入安南侯府,都有她的原因。
段臨舟想為他們尋一份庇佑。
段葳蕤心思細(xì)膩,此前不曾去想,如今一想,竟夙夜難寐。
段葳蕤想為她三哥做點什么。這世道對坤澤并不寬容,可她想,既然她三哥能以中庸之身創(chuàng)下這偌大的基業(yè),她即便不如三哥,可也當(dāng)獨當(dāng)一面,讓她三哥不再為她憂心。
段葳蕤聰慧,自小長在段臨舟身邊,耳濡目染之下,行事頗有段臨舟之風(fēng)。她名下就有段臨舟在她生辰時送給她的胭脂鋪子,段葳蕤向來打理得不錯,論起處事行商的見解,就是她兄長段臨安都不及段葳蕤。
二人相見,段葳蕤雖未明言,可段臨舟何等敏銳,自然能察覺到段葳蕤的變化。
他心中欣慰又有幾分悵然。
段臨舟想,他也許做錯了,可給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