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
沈南喬醒來的時候,床邊溫度冰涼。
灶屋里土灶還沒熄火,冒著微微的熱氣。
打開鍋蓋里面竟然放著一碗雞蛋油潑辣子面。
沈家和傅毅珩都是臨城人,早上習慣吃粗糧饅頭、包子。
沒人知道沈南喬是隨母親是麥城的口味,習慣吃面食。
沒成想,傅毅珩竟然知道她愛吃什么。
吃完東西,沈南喬在院子里轉了一圈。
他們現在居住的院子是結婚前兩天剛分配下來的。
九十多平,除去堂屋灶屋還有兩房間,只他們兩個人住。
布局老舊,各應物品雖然不多。
但在沈南喬來之前房子墻面就全部煥然一新,每個房間也打掃的纖塵不染。
“這是傅團媳婦吧?可真勤快,一大早就把衣服洗了現在都快干了,看看我家的還在盆里呢?!?/p>
沈南喬愣神之際,軍區(qū)院的張嫂子路過隨口道。
見院子門口晾曬著整整齊齊的衣服,沈南喬有些慚愧和羞晗。
因為洗衣服的人不是她!
腦子里自動浮現男人青筋明顯的小麥色手臂,上下移動著搓洗她最貼身的衣物,她整張臉就和火燒一樣。
張嫂子只當她是見了生人害羞,笑著進了院子。
眼看著太陽臨近頭頂,沈南喬開始著手準備午飯,總不能什么都讓傅毅珩來做。
灶屋里放著一大缸大米,卻不見糙米。
想來是海島一年稻子產三次,這類資源豐富,傅毅珩又是軍官,也沒有和家里人一起生活,自然也比沈家一家十口人一起過日子要寬松。
沈南喬舀滿滿一大勺出來,淘好又放了小半勺豬油下去燜。
也不知道傅毅珩中午會不會回來,但做好他的分量總歸是不會錯的,晚上他肯定會回。
只是米多,家里能做菜的卻只有一筐子雞蛋。
沈南喬初來乍到也不知道去哪里買菜,于是拿了三個雞蛋出來,敲開隔壁家的門。
一個五十來歲的婦人走出來。
“嬸子你好,我是隔壁傅毅珩的媳婦沈南喬,今天他不在家我想做飯吃,又不知道哪里買菜,看您地里的菜鮮靈,想跟您借點食材,這是家里的雞蛋?!?/p>
聽到最后一句婦人立刻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