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界的角度看去,蜀山派內部矛盾,不如當年天師府李外之爭和二日爭輝時那般尖銳激烈。
似乎,不至于落到一定要撕破臉動武的地步?
然而身在局外,很多時候也不一定旁觀者清。
很多內情,唯有當事人才清楚。
蜀山本就封閉,很多秘密,只有蜀山派內部核心高層知曉。
其中埋藏多少矛盾和恩怨,也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但雷俊參考簽運,不難猜測,蜀山派的內亂,已經迫在眉睫。
蜀山派山門青城霄頂,居然開出一支極端危險的下下簽,警告他絕不要沾身。
敢一腳踩進去,必死無疑。
這當然不是因為蜀山派有多么恨他一個龍虎山年輕弟子。
而是大亂斗下的必然危險。
更何況,蜀山派內亂,他一個龍虎山真?zhèn)髻Q貿然身處漩渦中心,如果有人存心想要將龍虎山天師府牽連進來,那他雷俊無疑是個很好的導火索。
不管那群蜀山長老是有心還是無心,眼下的青城山霄頂,對雷俊來說都極端危險。
那位邀他前去的謝長老,具體動什么心思,屬實值得警惕。
反倒是出身晉州葉族的葉東明,引他去巴東,潛在意思像是想他置身事外。
這當中是否包含善意,不好講。
雷俊的感覺是,至少葉東明或葉東明所在這一派人物,不想龍虎山天師府牽扯進接下來的大亂。
或許,是他們更有把握壓倒內部競爭對手,故而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盡量減少外部因素可能的參與和擾亂?
雷俊微微搖頭,收斂自己發(fā)散的思維。
如何都好,他肯定是不會去霄頂湊熱鬧的。
打發(fā)走邀請他的蜀山弟子,雷俊繼續(xù)在雨山安穩(wěn)蹲著。
按照簽運描述,一直留在雨山,并無大礙,也無后患。
便是那位謝長老事后也不會再多糾纏。
雷俊自然是穩(wěn)坐釣魚臺不動,懶理外間潮起潮涌,云起云落。
蜀山方面,他也就留意一下何東行、紀東泉、葉東明、紀川這寥寥數(shù)人的消息。
說起來,紀川有段時間沒來雨山這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