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感情,從某個角度來看,甚至可以說一句死得好。
正是以他們這等已經(jīng)推開仙門的仙境修士身亡為引,方才能牽動這場浩劫,并以此浩劫成就全新的機緣。
鄭白榆此刻更多是在思索。
這趟他苦心孤詣費盡周章,一方面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機緣,接下來沖擊武仙之上的武道圣皇之境。
另一方面則是試探查證,進一步揣摩了解對手,以免重蹈覆轍。
整體而言實驗效果,差強人意。
他瞞天過海,明行暗度,不止瞞過江鳳歌、任草木等人,也瞞過雷俊、張晚彤他們。
照這么看來,對方先前該是有特殊的偵測手段,而非預(yù)測卜算之能。
并且,這偵測手段應(yīng)該著落在雷俊或者別人身上。
張晚彤博古通今,善于洞悉旁觀,但奈何不得他鄭白榆。
可如果是雷俊等人的手段,早先歸藏時之淵一戰(zhàn)時他們修為境界尚低,按理說應(yīng)該也不足以捕捉我的行蹤……鄭白榆心中疑竇仍然沒有解開。
但他此番重現(xiàn)人間,首先是觀察尋找在周圍是否有雷俊的尋聲赴感太乙帝身。
長安乃人間當世最重要大城之一,雷俊此前本有安排。
只是隨著當下九天十地歸一愈演愈烈,故而漸漸被天地消磨。
然而,不等鄭白榆松一口氣,他心底很快便浮現(xiàn)警兆。
眼前真實天地間尚不見人的情況下,鄭白榆仿佛已經(jīng)看見一個身材高大,著黃裳錦袍,頭頂十色鶴蓋的年輕道人,極速向自己迫近。
對方身體周圍,有十二色的不同雷霆交織,加持在其身上,共同演化為一尊更加高大的神祇之象。
鄭白榆不難辨認,那與道門傳說中的南極長生大帝酷肖。
雷帝便是其化身之一。
而此刻顯現(xiàn)南極長生大帝之象,又稱玉清神霄真王,執(zhí)掌諸天神雷。
其進退間速度奇快,較之先前雷帝真身更迅捷不少。
即便以身懷帝身根骨,武仙古帝之境的鄭白榆亦要贊對方一聲迅疾。
但來者快,鄭白榆同樣不慢。
兼且他洞察敵襲于未明,提前預(yù)判,克敵機先,故而一步邁出。
仿佛與他配合默契一樣,高大的雷霆神祇轉(zhuǎn)瞬間仿佛憑空出現(xiàn),但一拳揮空。
來者正是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