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洞穿光明寶瓶的瞬間,迅捷如電的長槍,也略微頓了頓。
一雙有力的手,把握這稍縱即逝的機會,抓在長槍槍桿上。
這雙手穩(wěn)健有力如磐石,牢牢鎖住長槍。
對面持槍武者回奪一下,槍桿只是晃動,竟然沒能將槍鋒收回。
抓住他長槍的人,正是那個如金剛怒目般的白蓮宗弟子。
佛門禪武一脈修行者。
自精神起,由內(nèi)而外,貫徹肉身,禪武合一,從而獲得極為強大的肉身軀殼與力量,如龍如象!
除了速度明顯不及外,近戰(zhàn)可匹敵肉身煉體武者,力量不遜,部分情況下肉身防御甚至可能猶有過之。
三個白蓮宗弟子修行路數(shù)不同,但此刻攻守配合默契,又皆是圣地真經(jīng)傳承,實戰(zhàn)經(jīng)驗也遠比尋常僧人豐富。
不過他們的對手同樣不是易與之輩,皆大唐神策軍高手,持槍武者回奪同時,身旁另兩人重新?lián)屔稀?/p>
持戒白蓮想要再為同門遮擋,自己身邊卻先多了幾朵蓮花。
并非出自他本身的琉璃蓮花。
而是來自對面的懸天寺永相和尚等人。
佛門持戒一脈重于防守,缺少直接威脅敵人的手段不假,但同樣能配合友方,“感化”、“教化”對手。
朵朵小蓮花飄飛,瞬間散開仿若花海,將對面三個白蓮寺弟子一起包圍,限制他們的動作。
“愿心存殺意者,目不能見,身不可動!”
好在那發(fā)愿白蓮早早準備,無視先前戳破寶瓶的槍鋒,將自身安全完全交給同門,本人則立刻再發(fā)大愿。
然后,便再次有明亮耀眼的光華,照耀四方。
這一次,靠近白蓮宗弟子的三個武者,一時間眼前都只覺白茫茫一片。
對方的佛門妙法不僅僅作用于視野,便是在這些武者的感知中,一瞬間都失去對手蹤影。
這就是他們之前集中攻擊一人,為什么先選這個發(fā)愿白蓮的原因,雙方交手也不是一次兩次,彼此有什么麻煩手段,大多有數(shù)。
而禪武白蓮顧不上反擊,立馬先回身,幫兩個同門扯開包圍大家的琉璃蓮花之海。
永相和尚并沒有受影響。
他第一時間雙掌合十,巨大琉璃蓮花盛放,琉璃光輝向外鋪陳擴展,已然將對方的白光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