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的時候出租車拋錨了,就想抄近路回酒店。沒想到碰上你被人找麻煩。”
陳硯生“哦”了一聲,沒再說話,轉身準備離開。
祝錚卻快步跟上:“哎,你等等。我看你功夫這么厲害,有沒有興趣找份工作?”
陳硯生停下腳步,疑惑地看著她:“什么工作?”
祝錚眨眨眼:“給我當貼身保鏢啊。我剛回滬城,人生地不熟的,總覺得不太安全。你要是能保護我,工錢肯定不會少。”
陳硯生皺眉:“我不懂什么保鏢不保鏢的,我就是個普通人。”
祝錚不死心:“你可不是普通人,你會功夫啊!在這魚龍混雜的地方,會功夫可太有用了。而且我這工作輕松,就是平時陪著我,關鍵時刻能保護我就行?!?/p>
陳硯生有些心動,但還是猶豫:“我沒干過這種活,怕做不好?!?/p>
祝錚笑道:“沒關系,我可以教你。你只要記住,保護我的安全是第一要務就行。而且,你不是也需要錢嗎?有了這份工作,你也不用再被那些小混混騷擾了?!?/p>
陳硯生沉默了片刻,他確實需要錢,家里的武館雖然倒閉了,但還有一些老物件需要維護,父親留下的武術典籍也需要妥善保管。
想到這里,他咬咬牙:“行,我試試。但要是我做不好,你可別怪我?!?/p>
祝錚大喜:“放心,肯定沒問題。對了,你剛才說你家武館倒閉了?能跟我說說怎么回事嗎?”
兩人一邊走,陳硯生一邊簡單說了說自家武館的情況。
陳硯生家的武館曾是滬城小有名氣的“振遠武館”,父輩靠一套剛柔并濟的陳家拳在老街區(qū)立住腳跟。
鼎盛時巷口曬著一排排木人樁,清晨能聽見徒弟們喊著號子練樁功。
到了七十年代,武館后院的青石板練功場被圈起來種菜,廂房租給了賣醬油的商販。
陳硯生十六歲那年,有小年輕上門踢館,說傳統(tǒng)武術是花架子。
父親氣得當場演示陳家拳的“寸勁開石”,一拳把半塊青磚砸裂,卻被聯(lián)防隊以“聚眾斗毆”為由帶走教育。
打那以后,父親一病不起,武館徹底沒了生氣。
等八十年代政策松動時,父親想重開武館,可老街坊們要么搬進了新公房,要么覺得練武不如擺攤賺錢,招不到徒弟。
只能眼睜睜看著武館被低價轉租,最后連那塊刻著“振遠”二字的楠木匾額,都放在家里落灰。
祝錚聽著不由得嘆息一聲,心中暗自盤算。
這陳硯生不僅功夫好,而且為人正直,要是能好好培養(yǎng),說不定以后能成為她事業(yè)上的一大助力。
至于他的武館,或許她也可以想辦法幫著重新振興起來,這樣陳硯生對她就會更加死心塌地。
不知不覺,兩人已經走出了巷子,酒店就在不遠處。
祝錚看著陳硯生,認真道:“從明天開始,你就正式上班。明天早上八點,來華燈酒店大堂找我。”
陳硯生點點頭:“好。”
說完,他轉身離開,背影在路燈下拉得長長的。
祝錚望著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她有種預感,這個陳硯生,會給她的滬城之行帶來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