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十八年,農(nóng)歷六月初。
連著幾日的悶熱天,夜夜雷雨轟然作響,早上的青石路顯得濕潤潤的。
即便是潮氣雨天,茶商會門外能聽見議論的人聲,熱鬧不已。
此刻,茶商會堂內(nèi)偏廳里,主位上坐著兩鬢斑白的梅公,目光銳利看著在場諸位。
唐清歡坐在他一旁,手指漫無目的輕輕點著木案上的茶盞,若有所思。
幾位茶商會長老,環(huán)著四周落座,期間不時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什么。
唐清歡見他們喋喋議論,作為副行首率先開口道“今日請各位來,是為了一樁要緊事?!?/p>
她停頓片刻,又揚起沉穩(wěn)清亮聲音道:“朝廷即將頒布新的貢茶條例,各州府將設(shè)特許經(jīng)營營公據(jù)。我們衛(wèi)城若能拿下這塊公據(jù),往后這批物美價廉的雪頂銀尖便可直供官家,通達四海?!?/p>
孫大官人捏著手中的核桃,嘿嘿一笑:“副行首志向遠大,佩服!只是這特許經(jīng)營公據(jù)非同小可,須得是有根基的大商號才擔得起。清歡茶坊雖生意紅火,終究是茶店起家,怕是。。。。。?!?/p>
話未說盡,意思卻明明白白。
在座幾個茶商會長老、茶商交換眼神,有人點頭附和,有人不動聲色。
唐清歡不慌不忙地抿了口茶:“孫大官人說得是。正因事關(guān)重大,才需集全會之力。清歡茶坊不過是個引子,真要接下這公據(jù),自然要以衛(wèi)城茶商會的名義。”
這時,林傅盛拿著一卷冊子從門外進來,長衫下擺微微沾濕。他向眾人行過禮,站到唐清歡身側(cè)。
“諸位長老。。。。。”林傅盛展開手中的冊子。
“這是近三個月來,我家娘子茶坊,在衛(wèi)城城內(nèi)官宦人家訂購茶品的記錄?!?/p>
他將冊子放到梅公烏木桌上,等他看完,又讓小廝分別送下去,長老幾人按著位子順序,翻閱冊子,只見那冊子上寫著:日期、府邸、茶品、數(shù)量,一一分明。
最后這本冊子,落到孫大官人手中,他瞇眼看了看,忽然坐直了身子:“這。。。三十多位官眷,都是出自副行首茶坊?”
唐清歡微笑:“孫大官人,不必驚訝!咱們衛(wèi)城好茶的鋪子眾多,只是托了知府千金的福氣,這些官眷夫人們喜歡,便多要了些。上月通判大人家的壽宴,光是雪頂銀尖就用去了二十斤?!?/p>
這時梅公忽然開口:“聽說你還為這些官眷特制了茶禮?”
林傅盛接過話:“正是嗎,我家娘子別出心裁,通曉官眷心意?!?/p>
說罷,他將桌上底部的冊子,取出來翻開其中一頁:“這是為各位夫人量身定制的茶單。張夫人脾胃虛寒,便配了陳皮雪頂銀尖茶。蹇夫人夜不能寐,就選了安神的茉莉薄荷茶。。。。。?!?/p>
孫大官人喉結(jié)滾動,欲言又止。本想著故作刁難,多一些機會與唐清歡說上話。這下被林傅盛,一一堵了回去。
忽然門外一陣腳步聲,一個小廝急匆匆進來,遞上一封信:“滇南茲莫帶來的急信。。。。。。。”
唐清歡拆開一看,唇角微揚:“茲莫愿意聯(lián)名推薦我們衛(wèi)城茶商會申請貢茶特許公據(jù)。他們在滇南有十七個茶山,年出茶餅五萬斤?!?/p>
廳內(nèi)頓時靜了下來,只聽得見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
梅公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望了望天,又轉(zhuǎn)身看向唐清歡:“你有幾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