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猛地抬頭:“你瘋了?那可是天子腳下!功高震主,你不怕……”
“我怕。”他坦然承認(rèn),“可我更怕你覺得自己不被看見。這一個月,你在泥里爬、在雨里走、在燈下熬了十幾個通宵。你不圖名,可我不能讓你白干?!?/p>
她怔怔望著他,眼神變得十分復(fù)雜。
遠處傳來喧鬧聲。
兩人轉(zhuǎn)頭望去,只見村中百姓扶老攜幼,提著籃子、抱著包袱,從四面八方涌來。為首的村正捧著一塊紅布包著的匾額,顫巍巍上前。
“藺大人!蘅姑娘!”他聲音哽咽,“我們……我們給您送行了!”
身后人群齊聲喊:“謝藺大人!謝蘅姑娘!救命之恩,永世不忘!”
藺紹急忙上前扶住村正:“老人家,折煞我也?!?/p>
村正卻堅持跪下,雙手舉匾:“這是咱們?nèi)鍦愬X做的匾,上面寫的,是百姓的心聲!”
紅布掀開,金漆大字赫然入目:功同禹稷。
蘅蕪倒抽一口冷氣,眼眶瞬間濕了。
“這……這太重了……”她聲音發(fā)抖。
“不重!”一個老婦抱著孫兒上前,“我孫子能活到今天,全是姑娘和大人的功勞。要是按原來的來,我們村早沒了!”
“蘅姑娘,這是你最愛吃的梅子干,我腌了一壇,你帶到京城去!”一個小姑娘踮腳遞上陶罐。
“大人,這是我們山里的野參,補身子的,您和姑娘都收下!”
籃子、包袱、土產(chǎn)堆了一地。
藺紹紅了眼,深深作揖:“諸位父老,藺某何德何能,受此厚待……我必代諸位,將百姓心聲呈于天聽?!?/p>
蘅蕪站在一旁,就算是再冷的心也會被捂暖了。
她不是沒被人感激過,可從未有人用“功同禹稷”來贊她。她是女子,是侍妾,是不該拋頭露面的內(nèi)宅女子,可在這里,他們信她,敬她,把她當(dāng)救命恩人。
“我……”她哽咽著,終于開口,“我會想你們的。”
人群爆發(fā)出一陣哭聲和笑聲。
一個孩童跑過來,抱住她的腿:“蘅姑姑別走!留下來教我畫畫好不好?”
她蹲下身,緊緊抱住孩子,淚如雨下:“好……姑姑答應(yīng)你,以后……一定回來看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