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想遷移的百姓太多了,但我們只有五百萬人的計劃,分配到的各州縣百姓都在嚷嚷著增加名額。
沒有分配到的,諸如云南、四川、山西、南直隸等地百姓質(zhì)問朝廷為什么不遷移他們?沒有一視同仁等等?!?/p>
“不少地方百姓喊出了只要遷移路上管吃管住,其他條件一樣,可以不要安家費。
甚至不少商人愿意倒貼銀子買名額進入中南半島,最高開出了三百兩銀子一個名額。”
“嗯?”
看著統(tǒng)計奏疏的崇禎抬起了頭,看著畢自嚴的眼中滿是驚訝。
他以為是有人借此鬧事兒呢,結(jié)果是增加遷移名額,屬實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人不離鄉(xiāng),鳥不離枝;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fēng);
人老思故鄉(xiāng),鳥老思巢穴;
丟了家鄉(xiāng)口,不如守家狗;
……
一句句都是表達故土難離,百姓不愿搬遷的想法,否則明初的移民也不會用了各種手段了。
他都做好了如果百姓們不支持,那他就強制征召,為此惹怒百姓們也必須完成目標(biāo)。
可如今不僅幾天時間就夠了,還有百姓因為名額不夠鬧事的,甚至說花銀子買名額,這簡直跟聽天書一樣。
崇禎看著袁可立和畢自嚴“你們的想法呢?”
“陛下,此事臣和內(nèi)閣、六部尚書聊過,一致的意見是不能開這個口子,我們自然是希望遷移的百姓是越多越好,最好有個兩三千萬,能加速同化,
但問題也不少,大城及百姓房屋等等跟不上,容易出問題的。
二是遷移百姓太多我們也不好管控,我們不知道同化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哪些問題,人越多越容易出事兒,如果幾年后效果還可以,那就再遷移就是了;
三是現(xiàn)在有百姓不要這個了,那遷移去了之后他們的房屋和生活的家伙事兒怎么辦?雨季來臨,濕熱環(huán)境容易出問題的。
若是因此死上幾百上千,那問題就大了,以后他們會不會那這個安家費的事兒說事兒都不好說。
所以,臣等的意思,暫時先安撫,等熱鬧勁過了就沉寂下去了,遷移的這部分百姓安穩(wěn)了,達到我們的預(yù)期再準備二次遷移也是可以的。
到那個時候商事完全推動、海外諸國補償銀子到位了,我們也沒有那么大壓力了?!?/p>
“那就這么定了,等第一批遷移完成之后看了效果后再說?!?/p>
崇禎點了點頭,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定了就是定了,有了要求就妥協(xié)會讓百姓習(xí)慣,以后更不好搞了,哪怕這個要求是有利的一面也不行。
“繼續(xù)說說商人買名額的事情?!?/p>
聽著皇帝問,袁可立看了畢自嚴一眼“至于商人們出銀子購買名額,無非是看中了中南半島的市場,
六千萬兩的安家費都會在短時間內(nèi)在中安半島消耗掉,諸如建房物料、置辦家伙事兒、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