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有道是洞房花燭也,金榜題名時,想必諸位已經(jīng)等這一刻很久了,本官再賣關了估計就有考生們心中罵本官了,那就直接全部張貼了吧。
不要擁擠,以免發(fā)生踩踏,一個時辰后,大明日報會刊印進士名單。
不是我們?yōu)榱速u大明日報,實在是會試錄今早丑時末才確認,然后送往大明日報館,刊印需要時間。
諸位若是等不及,也可以去各自省份的會館查看各自省份的進士名單!”
說完這話后,劉宗周手一揮,數(shù)十名軍士搬著梯子放在木板前,劉宗周和英國公兩人爬上梯子。
眾考生齊齊盯著緩緩展開的金榜,雖然字體夠大,但看熱鬧的考生極多,也就是附近二十余米的人能看清楚。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p>
擠在最前方的考生直接跳過了前面的序,將三甲錄取人數(shù)高聲喊了出來。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
“此次錄取六百二十一人,一甲三人、二甲兩百二十一人,三甲三百九十七人。”
……
考生們如同商量好了一樣,迅速的朝著后方傳遞著三甲名額。
整個現(xiàn)場呼喊聲此起彼伏,而后議論聲沖天而起,大笑、狂喜、哀嘆、可惜之聲流轉。
大笑和狂喜的是錄取人數(shù)果然很多,雖然競爭大一些,但錄取機會更更大。
哀嘆和可惜的是實際錄取人數(shù)比剛剛猜測的人數(shù)少了一百個。
但現(xiàn)場的吵鬧聲音很快在一片噓聲中安靜了下來,因為英國公已經(jīng)開始張貼第二張金榜了。
如果沒有猜測,那第二張就是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的名字了。
第一名,陳于泰,江蘇宜興人,六十八點五八分;
第二名,楊廷鑒,江蘇武進人,六十六點六三分;
第三名,劉同升,江西吉水人,六十五點三九分;
……
隨著第二張金榜的展開,前方學子們瞬間就安靜了下來,一甲三人是誰很重要,但重要的是分數(shù)。
他們自考試結束之后便一直在了策論的事情,找了無數(shù)典籍來驗證,推測皇帝所要考的內容以及如何應對,然后結合自己所答來評分。
自以為還算不錯的,怎么著都能得到六七十分吧,結果第一名才六十八分,瞬間就讓他們驚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