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崇禎皇帝登基之后,先是收復(fù)了西蒙古、滅掉建奴、打殘東蒙古,奴役扶桑,鎮(zhèn)壓中南半島諸國,遠征海外?!?/p>
“知道這幾國的后果嗎?建奴是成化犁庭,只要是建奴戶籍基本被殺絕。
扶桑凡是軍士以及抵抗的百姓全部格殺,死了至少三四百萬人,所有書籍、鐵器等等全部收走,扶桑的文明就徹底的消失了,中南半島諸國凡是反抗的全部殺完了。
你覺得葉爾羌和衛(wèi)拉特兩部聯(lián)合的實力比的上我上面說的幾個勢力?”
阿卜杜拉·拉提夫汗沉默了。
比的上嗎?
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以及整體等都遠遠比不上。
無論是哪一個都遠超葉爾羌和衛(wèi)拉特這兩部的聯(lián)合,可依舊是被大明給滅掉了。
既然能滅掉這幾部,難道就不能滅掉他們嗎?
以大明對敵對勢力的態(tài)度,凡是反抗的都會殺掉,衛(wèi)拉特先不管,那葉爾羌和吐魯番的十幾的軍隊以及貴族勢力等絕對干掉的。
甚至再狠一些,如扶桑一樣,徹底的奴役了他們。
“這不一樣,東西蒙古也好,建奴也罷,或者是中南半島,扶桑,與我們都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基本都是和大明疆域接壤的,沒有天險可守護。
補給容易,戰(zhàn)爭可持續(xù),戰(zhàn)后也可以接管,因為有大軍隨時可以去鎮(zhèn)壓。
但我們不同,只要我們毀掉嘉峪關(guān)到吐魯番之間的&nbp;綠洲,一千三四百里隔壁、沙漠等極端惡劣地形就是絕對的天險。
極度干旱、缺水、晝夜溫差大、容易迷失方向,這都是大軍無法同行的原因。
即便是大明現(xiàn)在打下了我們,過幾年后大軍必然回撤,我們依舊有反抗的可能,若是不回撤,大明是不是要擔(dān)心裂土分王的事兒,畢竟遠離大明腹地。
沒有哪一位皇帝放心的將十萬大軍放在自己無法及時掌控的地方,哪怕是崇禎這位未來的雄主也不會。
但你現(xiàn)在這么一搞,綠洲就會得以保存,然后我們就再也沒有了反抗的余地,大明回撤的大軍可以隨時再來,這兩者意義完全不一樣。
所以,你才是罪魁禍首的存在,不要給自己狡辯?!?/p>
“愚蠢!”
面對阿卜杜拉·拉提夫汗嘰里呱啦的一連串的反駁,西日阿洪只是低罵了一句。
“嘉峪關(guān)到吐魯番只有一條路可走嗎?
沿著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行走,從嘉峪關(guān)出發(fā)到敦煌,經(jīng)若羌(鄯善)、且末、和田到喀什,這條路是漢代絲綢之路南道。
雖然因為綠洲萎縮廢棄了,但不是說徹底的無法通行了,這支千人的勇士營就足以說明他們能克服種種困難穿越無人區(qū)。
只要這支隊伍到達和田,你覺得和田那邊能扛得住嗎?等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勇士營早就后撤了。
每年來上這么一次,你覺得我們有幾個城池能抗住的?
行,你重兵把守和田,但他們能不能從敦煌出發(fā),經(jīng)阿羌山口穿越昆侖山,直插莎車和喀什?
是,沿途是有幾座五千米的雪山,凍傷、雪崩、迷路等等,但勇士營或許真的可以。
除了這條路外,等他們將衛(wèi)拉特部給干掉后,還能從嘉峪關(guān)出發(fā),經(jīng)居延海,北上至巴里坤,沿天山北麓、伊犁河谷、南下喀什。
路線長是長了些,但一路水草豐富,準格爾盆地和伊犁河谷就是天然的補給地,你覺得我們能擋???
還是你覺得衛(wèi)拉特部和外喀爾喀七部能擋住明軍的進攻,若是能擋住,這兩部也不至于在草原被大明的勇士營、河西鐵騎等攆的跟死狗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