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臣推測,錦衣衛(wèi)傳回的是豐臣家的殘部可能性不大,或許另有其人,借著豐臣的名頭來達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p>
“臣在萬歷二十三年,在南直隸蘇州府做推官時,因為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倭寇出沒,吳中一帶實行海禁……”
袁可立快速的解釋了解釋了一下,他為什么會去查這些奏疏的原因。
隨即又將手上的奏疏松了過去:“陛下,這是相關奏疏!”
崇禎接過奏疏慢慢的看著,臉色也嚴肅了起來,雖然記載不是很詳細,但依舊能對對上號。
好一會兒,才看著兩人:“兩位愛卿有沒有什么推測?”
“陛下,臣推測有三種可能,第一,假設這是豐臣家的殘部,畢竟豐臣家有早期家臣、織田舊臣、賤岳七本槍、五奉行、五大老、黃衣母眾等百余家臣,
逃出一部分也是有可能的,但扶桑本島是沒有他們立足的位置了,只能盤踞在我大明沿海,
以豐臣家的名號招募倭寇,慢慢壯大,搶劫大明,伺機殺回扶桑,推翻德川家族;
第二、這些倭寇就是當年戚繼光犁庭掃穴的漏網之魚,慢慢的聚在了一起,
然后被皇太極發(fā)現了,許諾了好處,分散我們的精力,掩護他攻擊龍井關等。
第三、有可能是德川家康的暗中派出來的人偽裝的,當年豐成秀吉想建立亞洲大帝國,先征朝鮮、后征大明,再征印度,
如果不是我大明派出了遼東總兵李如松和兵部右侍郎宋應昌,朝鮮早就淪陷了,
現在建奴崛起,騎兵戰(zhàn)力極強,扶桑騎兵極少,再想走朝鮮這一路就走不通了,
而且大明被建奴逼迫了很多次,抗倭名將和軍隊沒有了,國力極弱,
德川家康也看準了,和皇太極達成協議,幫助皇太極拖住我們,
等建奴入關后,兩方劃江而治,或者說合力攻下朝鮮,將朝鮮納入扶桑的國土,以此擴充國力。
大明查不出來,那就是豐臣家的鍋,德川家摘果子,
查出來了,大明也沒有能力跨海到日本本土去作戰(zhàn),反正都不損失!
至于口供,可能是真的,但這種真是建立在倭寇高層的洗腦之上。”
袁可立說完后,看了看孫承宗,孫承宗遲疑了一下:“陛下,或許還有第四種可能?!?/p>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xù)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