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張維賢參見陛下!”
“英國公免禮,在山海關半年,你辛苦了!”
“為陛下分憂,是為臣子的本分!”
“咱們君臣之間就不用客套了!”
崇禎擺了擺手,英國公已經(jīng)徹底站在他這邊了,心腹之人不需要太客氣。
“坐吧,說說山海關和遼西那邊的情況!”
張維賢坐下后,臉色嚴肅了起來:“陛下,臣在山海關坐鎮(zhèn)半年的時間,核算過各路補給的糧草等等物資,再核對兵籍黃冊,遼西空餉至少三成。
且遼西諸將霸占了至少五成的軍屯田地,和建奴做生意等等。
諸將對朝廷的態(tài)度也很奇怪,可以用擁兵自重來形容了,尤其以祖大壽為首的祖家眾將,更是桀驁不馴。
而且,建奴在寧遠那邊安排了細作,意圖策反諸將,臣估計,這幾名細作袁崇煥他們知道,但不知道為什么沒有處理。
諸如副將張存仁、張洪謨等。
總得來說,遼西形成了利益集團,雖然能阻擋建奴,但臣以為,遼西諸將不可不防!”
崇禎也是很無奈,遼西的問題,他比英國公還清楚一些。
畢竟是后世穿越的,諸如寫進貳臣傳的祖大壽、鮑承先等。
例如祖大壽所在的祖家,祖大弼、祖大樂等十余人,不是參將就是游擊,在遼西諸將中,控制的兵力是最多的。
諸將利益集團、建奴安插細作等等,他不清楚嗎?
他很清楚,但關寧防線狹窄,多個城堡,就是有想法都做不了,目前只能養(yǎng)著。
這也是為什么此次建奴繞道破關,明明寧遠那邊負有失察之責,他只是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將袁崇煥從薊遼督師改為了遼東經(jīng)略了,對其他諸將沒有任何的處罰。
萬一一道圣旨去了遼西,激怒了遼西眾利益集團,在那幾個細作的煽動下,他們破罐子破摔,率軍投靠了建奴怎么辦?
那可是幾萬精銳將士,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一語成讖,他所做的努力將白費了。
不過目前來看,遼西諸將雖然和建奴有一些瓜葛,但應該牽扯不深,相互利用,相互防備,很明顯的一條就是建奴的火器。
要知道遼東遼西可是有自己的火器制造廠,掌控著火器的制造機密,不說派工匠去建奴了,
哪怕只是給建奴一些邊末的資料,占據(jù)了遼陽沈陽等城池的建奴都不至于在建奴天聰五年(崇禎四年)才搞出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