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莫不是哪家世家精心培養(yǎng)的子弟,想要安插進朝堂來?”
“差點忘了,此次科舉糊了名,卻是不能知道此人身份?!?/p>
霎時間,殿內(nèi)所有的嘈雜聲都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諸葛哲手中,那份看似平平無奇的考卷上。
李徹的身體也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傾,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尋找的‘真金’,難道這么快就出現(xiàn)了第一顆?
“給朕拿上來?!崩顝亻_口道。
懷恩立刻上前接過諸葛哲手中的卷子,在眾臣好奇的目光中,恭敬地呈送到了李徹的御案之上。
朱筆未動,糊名猶在,李徹也不知曉這卷子主人姓甚名誰,來自何方。
他首先快速掃過前面的帖經(jīng)部分。
五十個空白處,字跡工整,填補的經(jīng)文準確無誤,確實如諸葛哲所言,全數(shù)答對!
這扎實到近乎完美的基本功,在此次整體水平堪憂的考生中猶如鶴立雞群一般。
“根基打得不錯?!彼⑽㈩h首,語氣中帶著一絲嘉許。
僅憑這帖經(jīng)全對,此子便已超越了場上絕大多數(shù)考生。
隨即,他的目光落在了墨義部分。
率先看到的,自然是第一道墨義題:【‘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何解?】。
卻見上面洋洋灑灑寫著上百個字: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此言人子之孝,當以體親心、慰親懷為本。。。。。。
前面的解釋中規(guī)中矩,既不出彩也沒有錯漏,但在這一場考生中水平絕對是極高的了。
而當李徹看到后半段,他的神情漸漸變得專注起來。
【然,所謂“遠游”,非必為不孝也。昔者孔子周游列國,亦為推行仁政之道?!?/p>
從最初引述圣人言,到筆鋒一轉(zhuǎn),結(jié)合自身體驗的深入剖析。。。。。。
尤其是看到最后那幾句:
【故,遠游之志,當與孝心并存。游而必方,使親知我所向;學(xué)而必成,使親享我之榮?!?/p>
“好!好!好!”
李徹一拍御案,竟霍然起身,連道了三聲‘好’。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使得下方眾臣皆是一驚,紛紛抬頭望來。
“陛下?”離得最近的杜輔機試探著問道。
李徹指著卷子上的那段文字,聲音都帶著激動:“諸卿且聽。。。。。?!?/p>
他將那答案念出,眾臣皆是靜聽沉思,面露贊同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