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出一顆英雄膽,是六境關(guān)鍵所在。
所謂的英雄膽,不是實物,而是那一口純粹真氣與武夫魂魄的修養(yǎng)之所,意義之大,有點類似修道之人的金丹。
陳平安先前說自己距離破境,只差了兩點意思,如今有了一顆英雄膽,就只剩下最后一點意思了,事實上陳平安的體魄堅韌程度,早就媲美金身境了,崔誠的拳頭打熬,與朱斂的切磋,天劫雷云里的淬煉,加上遠游路上的那么多次廝殺,當然還有孜孜不倦的練拳,點點滴滴,都是一位純粹武夫的外在修行。
但是這一點,極有可能就是大瓶頸,距離躋身金身境就是一道天塹。
不過陳平安不著急,瓶頸越大越好,爭奪最強六境的機會就越大。
最強二字,陳平安以前幾乎從不去想,當年的最強三境,那是在落魄山竹樓被老人一拳一拳硬生生錘煉出來的,跟陳平安想不想要,沒有半顆銅錢的關(guān)系,落在了十境武夫的崔誠手上,是你陳平安不想就可以不要的嗎?
陳平安的心路根本脈絡(luò)之一,其中一條線的一端,便是姚老頭所說的“該是你的就抓好,不是你的就想也別想”,概括起來,無非就是螃蟹坊上那塊佛家匾額上的“莫向外求”四字,自然而然就延伸出來了“命里八尺,莫求一丈”的道理,會被陳平安視為天經(jīng)地義的道理,這是水到渠成的心路,所以陳平安在漫長歲月里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例如老龍城的武運,就被陳平安打退,而且是接連兩次。還有陳平安幾乎從不愿意主動進入洞天福地尋覓機緣,喜歡“撿破爛發(fā)小財”。
如世人見溪澗,往往只見流水潺潺,不見那河床。
陳平安曾經(jīng)也不例外,這是陳平安在北俱蘆洲這趟游歷途中,不斷觀人觀道、修行問心之后,才開始慢慢想通的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很難的。
所有被一次次推敲琢磨、最終提綱挈領(lǐng)的學(xué)問,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道理。
陳平安重新坐在溪澗旁邊。
看了看南邊。
不知道是想起了什么。
便笑了起來。
做了一個敲板栗的手勢。
不知道裴錢如今在學(xué)塾那邊讀書如何了。
————
一艘來自骸骨灘披麻宗的跨洲渡船,在龍泉郡牛角山緩緩?fù)0丁?/p>
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頭戴冪籬,手持行山杖,身邊跟隨一位散發(fā)金丹氣象的護道人。
正是跨洲南下的隋景澄,浮萍劍湖元嬰劍修榮暢。
當渡船進入寶瓶洲地界后,隋景澄就經(jīng)常離開屋子,在船頭那邊俯瞰別洲山河。
腳下就是那座大驪王朝。
榮暢先前在進入從洞天降為福地的龍州版圖后,遠觀一眼披云山,感慨道:“山水氣象驚人,不愧是一洲北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