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生皇子的降生,如同在未央宮上空投下了一顆璀璨的星辰,瞬間照亮了所有因傅瑤之事而殘留的陰霾。吉兆!天大的吉兆!陛下子嗣艱難多年,如今竟得天賜雙麟,這無疑是對劉驁統(tǒng)治、對大漢國運最有力的背書!
劉驁欣喜若狂,當日便大赦天下,減免賦稅,普天同慶。對趙合德的封賞更是如潮水般涌向增成舍,金銀珠寶、錦緞珍玩堆積如山,更正式下詔,晉封趙合德為“昭儀皇后”,位同副后,享椒房獨寵之尊(雖未正式舉行封后大典,但名分與待遇已至巔峰)。其父兄亦得厚賞加封,趙氏一門顯赫無比。
王政君抱著兩個孫子,笑得合不攏嘴,對趙合德那點殘存的疑慮徹底煙消云散,只剩下滿滿的感激與看重。她親自為兩個孫子挑選乳母、保姆,規(guī)格甚至超過了皇長子劉歆,增成舍的守衛(wèi)和用度再次提升,真正成了未央宮中除長樂宮外最尊貴、最堅固的堡壘。
朝堂之上,那些關于“燕啄皇孫”、“專寵禍國”的流言,在雙生皇子帶來的巨大祥瑞面前,顯得蒼白無力,迅速銷聲匿跡。即便仍有少數(shù)人心中嘀咕“雙生子古有忌諱”,也不敢在此時觸怒龍顏。
趙合德躺在錦榻之上,享受著極致的尊榮與呵護。產(chǎn)后的虛弱尚未完全褪去,但她的眼神卻銳利如初。她看著身旁兩個酣睡的嬰兒,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更深的算計。
兩個孩子,劉康與劉興。陛下為次子取名“康”,其中微妙,她心知肚明。這既是對定陶王劉康的一種變相安撫(以示未趕盡殺絕),或許也隱含著一絲對“健康”的祈愿(畢竟雙生子易夭折)。但她趙合德的兒子,豈會孱弱?她有系統(tǒng)靈藥滋養(yǎng),這兩個孩子比尋常嬰孩更加健壯活潑。
“康兒,興兒……”她低聲念著這兩個名字,唇角微勾。無論陛下初衷如何,這兩個名字如今都屬于她的兒子。他們會健康長大,會成為她最堅實的依靠。
然而,喜悅之下,暗涌并未停歇。
皇長子劉歆的生母族趙氏(那位趙老臣一家),因之前卷入金錁子事件(雖未聲張,但王政君已暗中疏遠),又見雙生子如此得寵,心中愈發(fā)不安。他們雖不敢明著動作,卻更加緊巴結(jié)照顧劉歆的嬤嬤和師傅,試圖鞏固劉歆的地位。
而被削爵幽禁的傅瑤,在冷宮別苑得知趙合德竟生下雙生子、且其中一個竟與自已兒子同名時,先是癲狂大笑,隨即嘔出一口血來,恨毒咒罵:“趙合德!你不得好死!你這兩個兒子,也必不得善終!我看你能得意到幾時!”她雖被困,但多年經(jīng)營,宮中未必沒有一兩個死忠之人,她的怨恨如同毒草,仍在陰暗處滋生。
最讓趙合德憂心的,是姐姐趙飛燕。
自傅瑤倒臺、劉康被軟禁后,趙飛燕的情緒就極其不穩(wěn)定。她時而快意,覺得大仇得報;時而又悲傷不已,為劉康的處境心痛;更多的時候是深深的恐懼,恐懼妹妹的手段,也恐懼自已那不見天日的感情。
她前來增成舍探望妹妹和兩個新生兒時,神情恍惚,看著兩個粉雕玉琢的嬰兒,眼中竟流露出一絲復雜的、幾乎是嫉妒的情緒。
“妹妹真是好福氣……一舉得男,還是兩個……陛下和太后不知該多高興……”她語氣酸澀,帶著一種自憐自艾,“不像我,無所出,日后還不知道依靠誰……”
趙合德心中不悅,卻不好在此時發(fā)作,只淡淡道:“姐姐說哪里話,你我是親姐妹,我的兒子,自然也是你的依靠。姐姐日后常來,他們也會認得姨母的?!?/p>
趙飛燕卻像是沒聽見,目光飄忽,忽然低聲道:“他……定陶王殿下,不知如今怎樣了?陛下會不會……”
“姐姐!”趙合德聲音驟然轉(zhuǎn)冷,打斷她的話,“慎言!定陶庶人傅瑤乃國賊,其子閉門思過已是陛下天恩。此事與你我無關,與皇子們更無關!姐姐莫要自誤!”
趙飛燕被妹妹冰冷的語氣嚇住,臉色白了白,訥訥不敢再言,坐了不到一盞茶功夫,便魂不守舍地告辭離去。
趙合德看著她失魂落魄的背影,眉頭緊鎖。姐姐這個狀態(tài),遲早要出事!必須盡快想辦法,要么徹底掐斷她的念想,要么……讓她再無能力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