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在外婆家?guī)兔Ω苫睿刻熘形?、晚上必泡茶孝敬長輩,也很忙。
當(dāng)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來,全國城鄉(xiāng)皆一片忙碌。
黃家人也非常忙,上午做好祭祖的菜,再去山上封歲,半下午后在祠堂祭先祖,天還亮著的時分就開始吃年夜飯。
別人家過年熱熱鬧鬧,王舉家冷冷清清的,老口子垂頭喪氣的,沒有半點(diǎn)過年的心情。
失去孫子后,老兩口頹廢了很長時間,直至到了過小年的時候,兩人才感覺到過年的那種氣氛。
家里沒個孩子,死氣沉沉的,冷清得可怕。
王舉王媽想起了孫女,又想起了老三的那個兒子王晟軒。
譚某人那邊沒讓王晟軒認(rèn)祖歸宗,老三聽說又判了幾年,是不是可以將王晟軒接回來?
王晟軒也姓王啊。
把人接回來,他們家又有男孩子,王家也不會斷了香火。
孫女雖然是親生的孫女,卻是個賠錢貨,骨子里的重男輕女思想讓王舉更愿意接受隔了一層的王晟軒回來接香火。
接回王晟軒不僅能接香火,還有其他好處,王晟軒親爸是譚某人啊,王晟軒回了王家,譚某人看在王晟軒的份上,總不可能再為難他們吧?
再說,王晟軒還要讀幾年書,譚某人總得給生活費(fèi)之類的,他們又能回到以前那種不用干活就有人養(yǎng)的生活。
王媽也贊同老伴兒的主意。
老兩口一拍即合,琢磨了兩天,東拼西湊的弄了點(diǎn)錢,小年過后兩天又去市里,他們不敢去找譚某人,去老三以前住的地方找王晟軒。
老三又蹲局子,房子在那兒,王晟軒總歸是在家的,譚某人頂多像以前那樣,給請個保姆在家照顧王晟軒。
老兩口子找到地頭,在樓下看發(fā)現(xiàn)女兒房子的陽臺上掛有衣服,心里挺高興,覺得果然是自己想得那樣,譚某人請了人在家照顧王晟軒。
兩口子想得很美好,爬上樓敲門,大喊“王晟軒”。
那套房子被譚總低價賣給了得力小弟,男人沒在家,女人家,還有兩個孩子,一個男孩已經(jīng)讀初中,個子很高大。
王舉敲開門,看到開門的女人和兩個孩子都是陌生臉,臉色不大好,譚某人請保姆,保姆還拖家?guī)Э诘娜∵M(jìn)了老三家?
他直直往里走,嘴里叫著“軒軒”。
有不認(rèn)識的人想私闖民宅,女人和孩子毫不客氣的把人給轟了出去,并把某人罵得狗血噴頭。
遭人暴罵,王舉王媽才知房子換主人了,王舉急了:“不可能的,這是我三女兒和我外甥的房子,誰敢賣?”
“什么你三女兒你外甥?”屋主女主人可不是省油的燈,唾沫子一片噴,手指快指人臉上:“你個老東西竟然跑我家來訛人,你當(dāng)老娘是吃素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