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奶奶和周村長等人俱先回避,喜婆引新人進(jìn)屋,劉路媽指揮著年青的媳婦們在周家堂屋中央放了墊子,再放上兩個春夏蓋的薄被做軟墊子。
喜婆領(lǐng)著新人到周家堂屋,讓新人先面朝天井的方向拜拜天地神靈,再面朝周家的香火神案方向拜先祖,再夫妻對拜。
夫妻對拜之后送入洞房,請夫妻喝交杯酒,喝了交杯酒,禮成。
程有德等人迅速在上屋擺席,擺滿四桌,送上茶水和果盤,請送嫁來的曹家人就座,曹家長輩們先坐,年青輩的人員搬嫁妝送進(jìn)新人房。
新人入了洞房,周奶奶等人才露面,再去請武老太太晁老太太王師母到上屋坐正席。
三個老太太不想坐上席,硬是被周家人和曹家人拽去坐了上屋的次上席。
上屋四桌上席,也有主次之分,主上席是靠北、朝后堂的那一桌,次席是對面靠南墻朝后堂的那一桌,次次席就是挨著主上席朝天井的一桌,又次次席是對面南墻的那一桌。
農(nóng)村依老風(fēng)俗分主次,主上席靠北墻的那方為尊,次席則是靠南墻的那方為尊,之所以如此,是因?yàn)榭繅从饕鉃橛锌可健?/p>
曹家送嫁的主要長輩們坐主上席,但北墻那邊了一個,朝后堂的一方也預(yù)留了一個座位,曹清月曹冰月坐了次席。
撐傘姑娘和喜婆陪新娘進(jìn)洞房,等完成結(jié)婚禮,再將她代保管著的紅包交給新人夫妻。
周哥和李女士抓了陳曉竹和喜婆,請她們帶著周天明和周天宏周天藍(lán)幫拆紅包,寫禮單,再另外包紅包。
曹家青年輩們將嫁妝全搬進(jìn)周家,然后才分別去次席和次次席又次次席就坐,曹家送嫁共三十人,他們坐下后,周家請的陪客也入席陪客人喝茶吃瓜果。
嫁妝全進(jìn)了屋,新娘新娘才將大紅花摘下來,先將一些嫁妝物品收拾一下,再出去招呼客人。
跟著新人回到周家的村民們,觀看了新人拜堂,也跟去洞房圍觀新人喝交杯酒,之后才去找司禮書記,將紅包給司禮書記,再去找地方坐。
周家雖然沒發(fā)請?zhí)驗(yàn)槭切∞k,也殺了豬置辦席面,所以,就算不發(fā)請?zhí)?,同村人也可以到周家去賀禧。
客人不排座,只要不坐上屋的上席,其他席位隨意坐,村民也不用周家人特意來招呼,自己去下屋或二樓坐席。
新人不到十一點(diǎn)十分就進(jìn)了屋,周家的席面定在十二點(diǎn),離開席時間還早,大家坐著嗑瓜子聊天聊天。
新媳婦進(jìn)周家時,樂小同學(xué)在給弟弟教學(xué),堅(jiān)決不半途而廢,樂善也沒有因?yàn)榫司私Y(jié)婚而心浮氣燥。
在周家的客人們在侃侃而談,很悠然,而從縣城回九稻的尹老校長,心里是不寧靜的。
他當(dāng)初覺得蒙嫂不錯,才介紹給周夏龍,誰知知人知面不知心,蒙嫂竟然是個假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