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赫斯塔一頭扎進了紙面工作的海洋。盡管俞雪琨已經(jīng)幫她分擔了一些,但有些事情必須她親自來——比如十一接下來的身份。
赫斯塔決定帶著她一塊去十二區(qū)。
得知這個決定的時候,俞雪琨驚得下巴都要掉下來,她問赫斯塔,你知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去哪里?
赫斯塔說,十一過去之后,會以家屬身份得到工作站的照顧。
俞雪琨聽得直搖頭,你不覺那邊太危險了嗎?
赫斯塔反問,十四區(qū)不危險嗎?
俞雪琨望著她,沒有再勸。
在搞定了十一的身份之后,十一好朋友琪琪也追了來,懇請赫斯塔帶她走。赫斯塔原想拒絕,但架不住兩個小朋友流著眼淚懇求,不要讓她們分開。于是她向十二區(qū)的工作站尋求解決辦法,最后在黎各的幫助下又爭取到了一個名額。
十一當即意識到這一招對赫斯塔有用,第二次再見時眼淚汪汪地表示,她還想帶上兒童中心的幾只小狗,豈料這一次赫斯塔拒絕得十分堅決,原本的哭哭啼啼作戰(zhàn)計劃變成了抱著赫斯塔的大腿死纏爛打,最終以撕破赫斯塔的一條褲腿,赫斯塔大發(fā)雷霆而結(jié)束。
這些文書工作弄得赫斯塔精疲力盡,但卻讓那個遙遠的十二區(qū)變得越來越具體。至少在紙面工作上,十二區(qū)與十四區(qū)、第三區(qū)都無不同:孩子們需要在入境前打齊疫苗,然后依據(jù)年齡尋找不同的托管場合——那邊有不少第三區(qū)背景的私立學(xué)校,赫斯塔在所在城市挑了幾所操場設(shè)施特別齊備的,而后依次寫了申請信。
為了這即將到來的旅程,十一和琪琪高興得不得了,兩個孩子顯然沒有把接下來即將面臨的語言障礙放在眼里,只是興高采烈地在中心老師的陪伴下準備起了行李。
離開的日期定在二月十九號,赫斯塔的飛機在下午四點。她首先要飛去平京,然后再從那邊啟程,直達十二區(qū)的核心城——埃芒里亞。
……
在十四區(qū)最后的這段日子,赫斯塔哪兒也沒有去。她一直待在橘鎮(zhèn),在徐如飴的家里。
年節(jié)前的最后一周,丁一粟出院了。
整個家都變得手忙腳亂,四個大人七只手,也照樣忙得人仰馬翻。徐如飴原本想把苗苗暫時送到奶奶那邊去,苗苗死活不肯,非要留在家里。于是赫斯塔得以在繁重的新生兒照拂工作中解脫,每天的主要任務(wù)就是帶苗苗出去玩,把小朋友旺盛的精力全耗在外面。
丁雨晴的寒假如期而至,但她并沒有得到多少休息,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和姐姐一起照顧孩子上。然而,就在一粟到家的第三天下午,徐如飴堅持讓她去一趟市中心的某個寫字樓,丁雨晴問去做什么,徐如飴支支吾吾就是不說,只是道,你去了就知道了。
丁雨晴只好只身前往。
哪曉得才一進大廳,在窗邊抽煙的丁嘉禮就喊住了她。
“……你怎么也在這兒,”丁雨晴問,“也是媽喊你過來的嗎?”
丁嘉禮頗為苦澀地笑了一聲:“你不是嗎?”
“我們來這兒是干什么的?”
“媽沒告訴你?”
丁雨晴極其討厭丁嘉禮這種明知道答案卻非要繞繞圈子的口吻,索性不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