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母突然插嘴道:“林公子,你有沒有感覺,你的步法比我夫君的,有不一樣?”
林謠皺眉,花父修習比自己熟練,速度也更快,步法頗為綺麗。
但自己的步法如鬼似魅,卻是和他大有不同。
起初他以為是自己瞎練,出了問題,看聽花母的話似乎并非如此,于是問道:“那是為什么?”
花母輕輕一笑,語氣里透著艷羨:“《妙法蓮華》分為三種境界,如電,如煙,如魅。”
“第一層‘如電’,便是比常人快罷了?!?/p>
“第二層‘如煙’,便是快中有飄,于方寸之間,輾轉(zhuǎn)騰挪,輕靈飄逸。那便是我夫君所在的境界了?!?/p>
“而第三層‘如魅’,那只存在于傳說中,非言語可以描述。據(jù)說創(chuàng)此功法的西域怪人:‘彌勒’,才能達到此種境界。講究的是動若魑魅,莫可預判,毫無章法規(guī)律可言。若一人從十丈外于一瞬飄至身前出劍,或許你還可以抵擋。但如果他前一霎在你面前丈外,后一霎從你身后攻來,那便是避無可避了?!?/p>
“你雖然修習時間不長,速度也比我夫君慢上些許,但那種鬼魅的勁,實乃天生,是旁人學不來的。假以時日必能有所大成。”
林謠心中微動,臉上沒卻有得意之色,冷冷問道“這和幫助凝凝有什么關(guān)系?”
“我方才說她在修習另一部經(jīng)文,那便是《大悲經(jīng)》了?!?/p>
花母嘆道。
“她自幼天賦異稟,于經(jīng)文和內(nèi)息領(lǐng)悟極快,小小年紀便學有所成,實乃我家們之幸?!?/p>
花父接著道:“最近,凝凝感到腦中一片混沌,無法潛心鉆研。我們翻閱了多重古籍都無法找到根源所在。但上個月,我在敦煌洞窟中尋得一奇書,講了雙身法的修煉道理?!?/p>
“雙身乃藏傳密宗之法,講究的是男子與女子相互助力,最終進入空性的境界。這便要求男子的‘大悲方便’與女子的‘般若智慧’合二為一。所謂‘大悲方便’,不僅要求男子根器極高,心性澄明,更要經(jīng)歷大起大落,坎坷飄零,卻仍懷有對世間的憐憫之心?!?/p>
“而你在《妙法蓮華》有所成,已經(jīng)證明自身根器優(yōu)越,我觀你面向,郁郁寡歡,又聽你道自幼父母雙亡。雖然尚且年少,但想必日子也頗為坎坷。”
林謠皺了皺眉,不知可否。
“男女合修后,便會讓二人大樂與空性的智慧徹底融為一體,即可摧破一切無明障礙,達成空性智慧,對于你來說,也會減輕幾分愁苦。也只有這樣,凝凝才能突破現(xiàn)有的桎梏枷鎖,趨于大成?!?/p>
花母緩緩道。
“合修?”
林謠一臉狐疑,皺眉道。
花父笑道:“此乃男女盤腿靜坐,雙掌互并,心性融為一體,并無它意。皆時我內(nèi)人會帶領(lǐng)賢侄一同修習。”
林謠似有所悟,點了點頭,道:“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你們這是怎么回事?更何況,往生咒不是念給死人的嗎?”
他從屋檐上跳了下來,指了指紅蓮寺內(nèi)干枯的老者。
“哦,這是我們向來的一個習俗。”花母道,“醫(yī)治病人前都會請人念一段經(jīng)文,往生咒雖然常用作為他人的來生祈福,但也可用為現(xiàn)世的人尋求解脫與安寧?!?/p>
花父道:“不如你進來一起瞧一瞧?!闭f罷,他攜著花母一同走入寺廟內(nèi)。
林謠想了想,發(fā)覺方才花氏夫婦沒有惡意,便不再猶豫,隨二人一同踏入了廟門。
紅蓮寺里的僧人早已不再吟誦,齊刷刷的望著林謠,面帶埋怨,想來是對林謠出現(xiàn)打斷眾僧念經(jīng)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