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兩名書生進入飄香院之時,林歡倒是有些慶幸。
單是看門口那些龜奴的眼神便知,如果自己就這么進來,肯定是要被轟出去的。
兩個書生也自我介紹了一下。
他們一個叫董御,一個叫于飛,都是本縣的童生,尚未有功名在身。
經過他們介紹,林歡知道飄香院近期來了幾位國色天香的韃子美女。
她們不屬于飄香院,就是類似走場的清倌人。
在大炎,類似的清倌人也不少見。
她們四處走場,跟青樓對半分錢。
只不過異族,特別是韃靼人美女卻很少見。
不過物以稀為貴,剛剛幾天的時間,就已經引來很多達官貴人。
為了能夠一親芳澤,各路人馬都揮金如土。
但這幾個清倌人卻絲毫不為所動。
不過似乎也是迫于壓力,幾名清倌人同意給廣大青樓愛好者一個機會。
現場作詩,她們如果看上眼,便出價格。
由那些土豪來買單。
如果當日為該清倌人買詩超過三千兩,就可與該名清倌人共度春宵。
買詩的銀兩分為三份,青樓、清倌人、作詩之人各得三分之一。
那些土豪一個個準備了大把銀票,就等著跟這幾名韃靼美女通宵苦戰(zhàn)了。
可他們卻發(fā)現自己的如意算盤沒有人家青樓打得響。
寫詩的人倒是不少,也八成都被美女們看好,但美女們出的價格,一般都是一到五兩銀子。
即便是那種大家都奉為神作的詩,也不過是一二百兩銀子。
而且還是五名美女輪番出價格。
如此一來,他們根本就花不出那么多銀子。
所以一個個都為有銀子花不出去而苦惱。
大家也不傻,幾天下來,他們發(fā)現了一件很蹊蹺的事情。
每天,這五個美女出價消費的銀子都在兩千九百兩銀子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