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這一片苦苦搜尋了兩天,終于在一個村民口中,聽見了認識這兩個字。
姜不寒當時激動的呀,差點把喬大興的衣服給扯破了。
不過村民并不是五個人都認識,他只認識其中兩個,說是在廢品回收站工作的。
在舊天文臺附近,有一個叫讓新天的廢品回收站。和其他的工廠相比,回收站的規(guī)模算是最小的,大約有十來個工人。
但是廢品回收站是很賺錢的,只是看起來這一行檔次不高。如果運氣好,不但能回收廢品,還能從廢品里淘出不少好東西,讓這一行發(fā)了大財?shù)?,大有人在?/p>
新天廢品回收站是一個私人老板,村民回憶起來,老板的年紀比較大,到現(xiàn)在可能有七十多了。有一個兒子。應(yīng)該是賺到了錢,當時就聽著說要移民,這么多年不見,估計已經(jīng)出國了。
當下姜不寒,便將廢品回收站的員工名單找了出來。
有十一個人,依次給他們打了電話。
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
其中有六個人表示自已確實曾在這家廢品回收站工作過。但是另外五個人,卻表示自已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地方,更別提在這里工作過。
一一核查,這五個人都沒有說謊。他們一直有在別的地方工作的證據(jù)。
這五個人的照片傳了過來,和五名死者的長相竟然有些相似。
再詳細的問題,這五個人都曾經(jīng)掉過身份證。
這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
當問起另外六個廢品回收站曾經(jīng)的員工,認不認識五個受害者的時侯。他們都表示認識,但是沒有來往,不熟悉。
為什么呢?
因為這家廢品回收站十一個人。加上老板的兒子,十二個人。
這十二個人是分兩班倒的。
六個人上白班,六個人上夜班。沒什么可交接的,上白班的下班,上夜班的上班。上夜班的下班,上白班的上班。
根據(jù)這六個人回憶,上夜班的五個人,雖然每天能見到,但是可能是上夜班辛苦缺乏睡眠,所以他們總是無精打采的樣子,不太搭理人。
久而久之也就沒有什么來往了。
他們提供的信息,僅限于此。
他們的生活非常正常,沒有人聯(lián)系,沒有奇怪電話。再問他們當年上班的時侯,是否有什么詭異的事情。除了覺得上夜班的人奇怪之外,也就沒有了。
這個廢品回收站似乎被分成了兩塊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