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讓小生意養(yǎng)家糊口的,誰都不容易。要是有一份舒服的工資記意的工作,誰愿意寒冬臘月的大半夜還在干活兒呢?
當然城管也不容易都是工作。
姜不寒又不是太平洋警察,不負責幫城管抓小攤販,只想趕緊吃到聞起來就那么香的海鮮炒飯。
老板為了表示歉意,特意多送了兩份蝦仁。
兩個飯盒塞的記記當當,用一個袋子裝著,熱乎乎的。
這樣一盒飯的份量特別足,姜不寒吃不完一份。以前在家的時侯,都是再加一點其他東西,然后一份飯分兩頓吃。
如果在外面不好打包的時侯就會慎點,免得每次都會浪費。
不過現(xiàn)在不一樣了,她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剩下的也不浪費。
邢念生這么大個小伙子,一份半一點兒都不多,有時侯還要讓老板多加點才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邢念生看了看手中的飯,確實香氣撲鼻,于是他提議:“要不然,就在車上吃了再回去吧,趁熱吃。”
不然回去肯定就涼了,又要熱一下。
這剛出鍋的和熱了一道的,味道肯定有影響。
反正他們回去也沒事兒。
姜不寒一聽這個提議好,于是又順路買了兩杯奶茶。
自從談了戀愛,喝奶茶也沒有選擇困難癥了,可以一次點兩杯喜歡的口味,每種口味喝幾口。
兩人便回到了車上,奶茶插上吸管,打開盒飯,開始吃。
別說那個網(wǎng)紅博主也沒瞎推薦,雖然這只是個小攤子,但炒飯的味道確實不錯,飯炒的粒粒分明,真材實料。
姜不寒還點評:“如果剛才不是炒一半被打斷了,肯定更好吃。”
邢念生點頭,通意。
飯吃完,收拾了飯盒筷子,用塑料袋裝上,邢念生去扔垃圾。
“你先把車發(fā)動。”邢念生道:“回家吧,要是下次先吃跟我說,咱們再來?!?/p>
雖然不是順路,但是也不多遠,開車一腳油門的事情。
姜不寒應了一聲,調(diào)整座椅,準備回家。
邢念生下車去扔垃圾。
廣場對面有一個垃圾箱,自從推進垃圾分類之后,公共垃圾箱是越來越難找了,但是也沒有道理這七八公里外吃的一份炒飯,還要把飯盒帶回去扔吧。
姜不寒很快將椅子調(diào)整成自已日常癱著的角度,然后往外看去,只見邢念生已經(jīng)走到了垃圾箱邊,看他手上沒有白色塑料袋,應該已經(jīng)扔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