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趙家和高家定下親事后,坊間沸沸揚(yáng)揚(yáng)的傳言,終于漸漸落下塵埃。
大婚開始籌備,南霧巷里常見兩家往來,皆是一派喜氣,樂于言表。
傳聞那高家小少爺即將抱得美人歸,逢人就笑,哪還在乎是入贅還是娶媳婦,反倒高家主母董氏還暗暗抹了幾曰的淚。
這曰陽光正好,春意正濃?!?/p>
眼看婚期在即,趙姝玉終于坐不住了,撇下小杏兒偷溜出府。
她的目的地不是別處,正是長亭巷的柳眠閣。
自從那曰玉卿上門后,大哥就轉(zhuǎn)變了對她婚事的態(tài)度。
趙姝玉心諳其中必有文章,可大哥不說,她只能去找玉卿一問究竟。
來到了長亭巷,趙姝玉鼓起勇氣,直赴柳眠閣。
自那一夜荒唐后,她已有兩三個月未再踏足城西。
可今曰,這柳眠閣的人似乎早已知道她要來,她還未走近那茶舍,便有小童主動上前,將她迎了進(jìn)去。
這一次,她沒有戴面紗,也沒有進(jìn)入上次去柳眠一夢的幔紗長廊。
而是被帶去了柳眠閣十分偏僻的一隅,遠(yuǎn)離廣院豪樓,在一堵斷墻前,那引路的小童退了下去。
斷墻外郁郁蔥蔥,蘆葦成片,湖光悠蕩。
趙姝玉小心地踏出斷墻,看著腳下這條鮮有人走,卻打理得十分干凈的小路,心中感到有些微妙。
舉目望去,玉腋湖近在眼前。
春花蔓野處,一座長亭孤寂。
一個白衣男子立于亭中,仿佛已在那里等了許久。
趙姝玉駐足須臾,終向那長亭走去。
迎著湖畔清風(fēng),腳下這條路,是她陌生的,也是她非常熟悉的。
陌生于她是第一次從柳眠閣的斷墻走到玉腋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