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洛陽學院,沈瑤和秦韞商討了一下春季招生的事情,招生人數(shù),最終定下了新生人數(shù)為三十人。
這可以說是所有學院中招生人數(shù)最少的學院。
幾乎在哪兒都能夠聽到街坊集市上關(guān)于洛陽學院招生的討論。
“洛陽學院只招收三十人,這可是今年招生最少的學院!”
“我覺得洛陽學院是想要選擇優(yōu)秀的學子,畢竟好不容易才到了學院大比的第二名,先生又不夠多,教學也很累?!?/p>
“我家那婆娘說送孩子去洛陽學院,只招收三十個人,兩個先生肯定會認真教。我還聽說文人集會上,洛陽學院有兩個先生去了,據(jù)說兩個先生都很了不得!”
“洛陽學院最出名的就是算學,可是現(xiàn)在大多學院都有洛陽學院的算學書,我覺得還是穩(wěn)妥一點,選擇青山書院吧?青山書院這可是多少年的名氣,我總覺得把孩子交給兩個年紀輕輕的先生不太靠譜?!?/p>
“可是青山書院鐘離義都走了?。〗o別的學院下藥,我覺得不靠譜,我寧愿選石亭書院都不選青山書院!”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洛陽學院依然保持著自己的態(tài)度,招收三十個學子已經(jīng)是沈瑤最大的限度了。
先生實在是太少,還是要盡快將學院中部分學子教出來,或是愿意當先生,也可以幫忙教一教新的學子。
倒也不是沈瑤不愿意去找新的先生,只是她即將要教的恪物學可能引起軒然大波。
不管學院外部怎么說,她都不希望學院內(nèi)部出現(xiàn)問題。
她需要的不是思想已經(jīng)固定化,按照教條書本走的先生,而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年輕孩子。
沈瑤瞇了瞇眸子,若是前人的成見就是思想,后人必須遵守老祖宗的思想,說句不好聽的,如果都是按照老祖宗說的做,那么后人的腦子是用來干什么的?
不能總是講繼承不去講創(chuàng)新。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類之所以與別的動物不同,就是因為人類善于思考和探索。
終日乾乾,與世攜行。
何以發(fā)展,唯有創(chuàng)新。
許亙抬起眸子,望著天空,心底似乎有一片迷霧,還有太多的問題,人們不知道答案,他想要去撥開迷霧,尋找答案。
就像是師傅說的,哪怕最終并沒有什么成就,也可以給后人無數(shù)的經(jīng)驗。
學院內(nèi)的眾人這些天都在思考自己未來想要做什么。
許亙悠悠的紙上寫下“科學”兩個字,王初二看著那兩個字,忍不住唇角上揚。
師傅說“科學”就是研究世間萬物的學問,但是科學不是眾人的胡亂猜測,而是經(jīng)過求證,經(jīng)過檢驗的知識。
“科學家?”許亙想到這三個字,不知怎么,一下子笑出聲來,轉(zhuǎn)過頭看向王初二,眼眸里滿是真誠,“你以后一定要做大官,我要當科學家,和師傅一起研究科學,你就當官罩著我們洛陽學院!”
王初二一愣,哭笑不得,點頭應了下來,要是他真的做大官了,他肯定會護著師傅和洛陽學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