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裝的小丫頭阿綽一早跑到崔蕪身邊,抓著她的手死活不撒開。
崔蕪試了幾次沒掙脫,只得由她去了:“李家人不比胡人好說話多少,這一趟去了,有沒有命回來都說不準。你們當真想好了?”
十幾個漢子有漢人也有如延昭兄妹一般的混血,卻無一例外,都是父母親人在戰(zhàn)亂中身殞,自己孑然一身無牽無掛。
聞言,眾人雖沉默,眼神卻十分堅定。
見狀,崔蕪不再勸說。
一個時辰后,一行人坐驢車來到黨項軍營。出乎崔蕪意料,這里的情況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興許是借鑒了胡人駐地的經(jīng)驗,黨項人將病者和健康士兵分開安頓,進出病區(qū)皆須佩戴面罩,也妥善處理了病員的穢物。
崔蕪剛處理過一波疫情,此時上手輕車熟路,立刻將病人按照輕重癥狀再次分區(qū),而后開方熬藥。
黨項人大約是受了耶律璟敲打,即便打心眼里瞧不上漢人俘虜,也不敢過分慢待。每一日的餐食都按時送到營帳,有烤肉有面餅,內(nèi)容還挺豐盛。晚間也有燒開的熱水洗漱,比當初押送北上的日子好過不少。
崔蕪也學聰明了,凡事能指使旁人,就不再擼袖子親自上陣。不是她不把人命當回事,實在是小產(chǎn)到現(xiàn)在不過兩三個月,身子還沒完全養(yǎng)好,前陣子忙過了頭,就覺得胸悶氣短、頭暈目眩,蹭胡人的藥材開了補中益氣湯,連吃幾副才稍稍好些。
她雖有行醫(yī)救人的志向,卻也不打算將自己賠進去,總要為小命打算一二。
幸好跟著來的都是生力軍,又全程目睹了她治療胡人的過程,只要不涉及搭脈開方,幫忙熬藥打下手還是沒問題的。
黨項人也不敢完全信任他們,每日都有兩個連監(jiān)視帶通譯的兵卒盯著。患病的黨項人亦是滿腹怨氣,崔蕪分發(fā)湯藥時,就被一個老婦人照臉擲出藥碗。
幸好延昭反應快,替她擋下滾燙的藥湯,才沒讓崔蕪刀傷未愈的臉徹底毀容。
“被詛咒的漢人,是你們將疫魔帶到這里!”老婦人惡狠狠地瞪著崔蕪,“山神不會饒恕你們的!”
崔蕪沒說什么,把藥碗往營帳門口一放,轉(zhuǎn)身走人。
她此行生死難料,丁鈺自然要跟著一起。這小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打聽消息卻是一把好手,趁著分發(fā)藥湯的機會,將里外摸得七七八八。
“你別跟那老太婆一般見識,”用午食的空歇,他湊到崔蕪身旁悄聲道,“她丈夫、兒子都是跟漢人打仗時死的,只留下一個小孫子,難怪看咱們不順眼?!?/p>
崔蕪:“又不是漢人自己想跟他們打?!?/p>
丁鈺心疼崔蕪,從不跟她對著嗆,聞言立刻順毛捋:“就是!要不是那個姓李的天生反骨,背叛舊主不算,還差點把人全家滅了,又怎么會招惹殺神,從河西夾著尾巴逃回老窩?”
“河西”兩個字排眾而出,刺中了崔蕪最為敏感的那根弦。她咽下嘴里肉干,問道:“什么招惹殺神?他滅誰全家了?”
丁鈺:“就是那個李恭!原先好像是什么河西節(jié)度使的副手,誰知他貪心不足,想著取而代之,趁著老上司病死、新上司還沒站穩(wěn)腳跟的當口發(fā)動政變,直接把舊主全家滅了?!?/p>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人家老節(jié)度使死了嫡長子,還有個庶子守著玉門關(guān)。聽說涼州出事,兄長滿門都被屠了,他能坐視不理?當即帶人殺回涼州,拼死拼活,才算把李家人趕了出去?!?/p>
“那老婆子的丈夫和兒子,都是死在那時候。”
崔蕪沉吟:“這庶子是什么人?”
丁鈺回憶片刻:“他是河西秦家的二郎君,如今已經(jīng)襲了河西節(jié)度使的位子,好像叫秦……秦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