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姑娘拿定了主意,”他說,“蕭某并無異議。”
***
貨船行駛在江面上,船頭好似一把剪刀,輕易劃開綢緞般的水波。
自前朝均田令與租庸調(diào)法推行以來(1),每年都有大量絹布糧食運往都城,這就不可避免地推動了內(nèi)河航運的崛起與興盛。
有道是“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2),既是在運河航行,所征用的必然是適宜汴水的歇艎支江船。(3)
這船名字特別,模樣也與眾不同:船體肥闊,底平艙淺,吃水較江船、河船也淺得多。這就導(dǎo)致它的船艙不會過分高大,橫梁之上鋪有木板,再于木板上載貨。
艙室雖低矮,陳設(shè)卻并不簡陋,靠窗擺了條烏木長案,棋盤鋪開,黑白兩子殺得難舍難分。
有意思的是,這不是兩方對弈,而是同一人左手與右手下。
包攬黑白者是貨船東家,姓丁,族中排行第三,人稱丁三郎君。祖上亦是世家名門,甚至能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沛國丁氏,后來雖說沒落了,家底擺在那兒,終究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丁三郎生得相貌堂堂,穿著也錦繡輝煌。亂世禮崩樂壞,階級限定沒那么森嚴(yán),行商亦可穿金戴玉,上好的蜀錦袍子襯著腰間玉帶,只差將“富貴”二字鑿腦門上。
“墮胎藥?”他皺起眉頭,“從來只聽說女子為求保胎無所不用其極,倒還第一次見識有人將親骨肉往外推的?!?/p>
案前站著老郎中,角落陰影里侍立著他此行帶來的賬房。這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其貌不揚,卻打得一手好算盤,更兼頭腦精明心思縝密,極得丁三郎信重。
“不稀奇,”賬房說,“我瞧著那女子不像良家婦人,和她那‘兄長’……嘿,保不齊是什么關(guān)系。若是未娶正室,先弄出個庶子來,于世家大族可不是什么好事。”
將人救上船時,丁三郎恰好在甲板上,倉促間瞧了眼,三魂當(dāng)即驚散了七魄。雖不至被美色蒙蔽了心竅,卻也忍不住回味了片刻:“也難怪,那么個美人,放眼江南都找不出第二個,誰見了不動心?”
他用棋子敲擊棋盤,自顧自地盤算著:“這樣的美人,江南尚且少有,莫說北地了。昔年呂不韋奇貨可居,用一個趙姬換了半輩子的權(quán)勢富貴,今當(dāng)亂世,丁氏想更進一步,不妨效仿先賢。”
賬房無異議,只是有些擔(dān)心:“小人看那姓蕭的郎君氣度不凡,多半不是白身。郎君若想用那女子做文章,還需打探明白兩人關(guān)系,莫要買賣不成,先結(jié)了仇怨?!?/p>
丁三郎不以為意:“真要有身份有來歷,何至于被幾個匪寇逼得投河?這事我心里有數(shù),大不了多送些金銀財帛,女人而已,誰會跟錢財過不去?”
賬房想想,還是有些不放心,正欲再勸,丁三郎忽然抬頭:“誰?”
賬房一愣,快步搶到門邊,卻聽腳步聲匆匆遠去,一道身影倏忽消失在拐角暗影中。
賬房面色驟變:“不好!郎君所言怕是被人聽了去!”
丁三郎亦有些不安,轉(zhuǎn)念想想,又放松下來:“尋常人不敢偷聽,必是老六那個不爭氣的?!?/p>
賬房:“六郎君?他與郎君一向不睦,會不會……”
“他不敢!”丁三郎很是篤定,“此事干系丁氏前程,他一個妾室所出的庶子,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壞我的好事?再者,那女子跟他有無甚干系,他吃飽了撐的管這份閑事?”
賬房琢磨片刻,似乎是這個理,遂不多言。
一日后,貨船在徐州靠岸,順便補給日常所需。與此同時,崔蕪也拿到了墮胎藥材。
此時她有孕已近兩月,就臨床而言,其實錯過了藥物流產(chǎn)的最佳時間。強行流產(chǎn),極易引發(fā)大出血,縱然躲過最致命的結(jié)果,隨之而來的后遺癥——如月經(jīng)不調(diào)、宮腔感染,甚至是子宮內(nèi)膜炎引發(fā)的不孕癥,都足以讓一個存身亂世的女性去掉半條命。
可即便如此,崔蕪依然選擇流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