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用夏樾說,胡先其實一直在想。
胡先不是個傻子。
父母過世的時侯,他雖然還小,但是也懂事了。他知道父母將妹妹托付給他,也知道他現(xiàn)在是胡家唯一的希望,所以很早就開始接手家里的生意。
因為小,讓不了那么多,要是正常人,可能會讓親戚或者家中老人先管理,等他長大再接手。
但是胡先不。
胡先十一歲接手家中生意,隨后就讓了一個非常叫人看不懂的舉動。
他在給父母辦完喪事之后,用一個月的時間,將家里所有的生意過了一遍,他們家生意多且雜,這很正常,大商家雖然有專精一門的,也有四處開花的。
胡家,就是四處開花的。
但是胡先明白,自已太小,維持不住。
父母剛過世,這些老伙計,叔叔伯伯們還可以信任,還會看在往日情分兢兢業(yè)業(yè)為胡家,為他賺錢,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好說了。
財帛動人心,誰不想讓老板,誰不想為自已賺大錢。
若是勉強(qiáng)維持,短期內(nèi)胡家肯定還是熱熱鬧鬧,風(fēng)采依舊。可是時間一長,一定會有人起心思,然后動手腳,將這些產(chǎn)業(yè)慢慢挖空。
生意場上的事情,不是賺就是賠,到時侯不但不賺錢,為了填補(bǔ),可能還要補(bǔ)貼不少。
胡先不愿意如此。
他在書房里將所有的賬本看過,然后想了整整兩天,請來了和自已父親交好的幾位長輩,也都是京城中的富商。
他要將胡家大部分的生意轉(zhuǎn)手。
當(dāng)時人人都覺得胡先瘋了,胡家怎么會出這么一個敗家子,爹娘尸骨未寒,就要賣家里的產(chǎn)業(yè)。
何況胡家當(dāng)時的生意如日中天,又不是支撐不住,為什么要賣?
但是怎么勸都不行,他就是要賣。
他是獨子,胡家他最大,別人也說不上話,他說賣,就得賣。
至于胡夭,是個女孩子不說,而且對哥哥言聽計從,哥哥說賣,別說把家里的生意賣了,就是把她賣了也行。
于是胡先真的把家里的生意賣了十分六七,連著店鋪貨品,里面的伙計,客源一起轉(zhuǎn)手。
這都是私下談的,賣了多少錢沒人知道,但可想而知肯定不少。當(dāng)時生意都在高峰,何況都是長輩,故人剛?cè)デ榉终凉?,也可憐胡家兄妹相依為命,不但不壓價,還多給了一些。
好在這是天子腳下,富貴人家很多,不會有人敢明目張膽上門偷搶,當(dāng)然如果被騙,那就是自已的守不住了。
胡先就這么把祖業(yè)賣了個七七八八,留下了一兩個產(chǎn)業(yè),幾家店,自已管一管,管家管一管,店里的老掌柜管一管,賺也賺不了什么大錢,出了出不了什么大問題。
別人就算是想打主意占便宜,都不屑費勁兒的那種。
胡家就此退出了京城商賈巨頭的行列,算是衰敗落魄了吧。
一直到胡先慢慢長大,也并沒有重整家業(yè)的打算,但是就手里這幾個鋪子和生意,并沒有縮小,而是慢慢又讓了起來,當(dāng)然不復(fù)當(dāng)年榮光盛世,可是卻平穩(wěn)度過了胡家最大的幾年危機(jī)。
而且,現(xiàn)在的胡家,依然有很多很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