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處理完凌清寒的信,太子派人來了,說想請她去東宮,商量新政的事。
束雪容剛到東宮,就見太子皺著眉坐在案幾后,面前擺了一堆奏折。
見她來了,太子連忙迎上來:“束夫人,你可來了!你看看這些奏折,都是各個州府報上來的,京城郊外鬧旱災了,一個月沒下雨了,地里的莊稼快干死了!”
接過奏折,束雪容一頁頁看過去,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
種糧的京郊通州、大興、房山,都旱成這樣了,秋天收糧肯定減產(chǎn),到時候糧價一漲,百姓又得餓肚子了。
“太子殿下,”
束雪容放下奏折,
“旱災來勢洶洶,必須及早想辦法。當務之急,一是組織百姓抗旱,盡量保住地里的莊稼;二是控制糧價,遏止世家囤積,不然百姓就算有莊稼,也買不起!”
太子點點頭:
“我也這么想,可怎么抗旱呢?京郊的水井都干了,河里也沒水,百姓們無計可施了!”
束雪容思索了半天,說道:
“我們挖水渠,把京郊的河水引到地里。還有,我想一種方法,叫節(jié)水灌溉,也叫‘滴灌’,用竹筒、蘆葦管,把水一滴一滴地滴到莊稼的根部,可以減少浪費。再有,咱們組織百姓,在田里挖蓄水池,一下雨就把水存起來,萬一以后再旱,也有備無患!”
“滴灌?蓄水池?”
太子眼睛一亮,“這些辦法行得通嗎?”
“可以。”
束雪容道,“我畫圖紙,讓工匠照著圖紙做竹筒和蘆葦管,我再告訴鄉(xiāng)民們怎么用?!?/p>
“還有挖水渠、挖蓄水池,工程浩大,需要人手多。我們讓京城的鄉(xiāng)民和士兵一起參與開墾,就說為了抗旱,每天管兩頓飯,另外還可以領少量的糧食,這樣,愿意來的人肯定不少?!?/p>
“行??!就按你說的辦!我這就下個命令,讓戶部備貨備工具,明天一早,就開始組織人去京郊抗旱!”
束雪容又說道:
“還有糧價的問題,現(xiàn)在肯定有世家暗中囤積糧食,等著漲價賣。我們派暗衛(wèi)去查,查一查哪些世家囤積了糧食,然后我們就當眾開倉放糧,把糧價壓下來。另外,我們從國庫中調(diào)撥部分糧食,在京城的各個城門,開設‘平價糧鋪’,讓百姓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糧食。”
“嗯,這個主意不錯?!?/p>
太子點了點頭,
“我馬上就讓人去查囤糧的世家,你放心,絕不會讓他們發(fā)國難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