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可能在拋尸前搜過身,拿走了能證明身份的物品,這塊金屬片太小,沒被注意到。”
解剖室的時鐘指向凌晨三點,張林看著解剖臺上的尸體被蓋上白布,突然對小林說:“溺水和頭部外傷的關系需要明確,”
他指著頭部的挫裂創(chuàng),“如果創(chuàng)道內的炎癥反應明顯,說明受傷后存活了一段時間,溺水是后續(xù)行為;如果沒有,可能是先溺水昏迷,再被石塊撞擊頭部。這兩種情況,性質完全不同。”
小林點頭:“切片結果明天出來,到時候就能確定了?!?/p>
當兩人走出解剖室時,走廊的燈光在地面投下長長的影子。“毒物分析結果出來了,”
小林的手機突然震動,“胃內容物里沒有藥物或酒精成分,排除中毒?!?/p>
張林停下腳步,望著窗外的月光:“那就是單純的溺水或暴力致死,兇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置他于死地,還刻意掩蓋了身份,這案子不簡單。”
解剖報告的最后一頁,張林寫下了總結性意見:“死者系溺水窒息死亡,頭部挫裂創(chuàng)為輔助死因;死亡時間為
5
月
9
日晚
8
點至
5
月
10
日凌晨
2
點;生前有被束縛和頭部外傷史;建議重點排查
5
月
9
日晚經(jīng)過
339
國道涵洞的人員,尤其是有條件接觸涵洞內碎石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