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一步解釋,“肺挫傷通常由鈍器撞擊胸部或劇烈震蕩引起,結(jié)合頸部的皮下出血,推測嫌疑人先擊打張娟的頸部,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再撞擊胸部,導(dǎo)致肺挫傷,最終因呼吸衰竭死亡。”
“那腳踝處的勒痕和裙擺撕裂是怎么回事?”
小林疑惑道,“是生前掙扎造成的,還是死后搬運時形成的?”
張林指著勒痕處的滲血:“勒痕邊緣有表皮剝脫和滲血,說明是生前形成的,張娟在被束縛時還有生命體征,有過掙扎;裙擺撕裂處的纖維整齊,無明顯拉伸痕跡,可能是死后搬運時被尖銳物體劃破,比如水泥廠的鐵絲或廢料邊緣?!?/p>
尸體的其他細節(jié)也為案情提供了線索。張林在尸體右手掌心發(fā)現(xiàn)了少量紅褐色泥土:“泥土成分與前期勘查時在張娟指甲縫里的泥土一致,非水泥廠本地泥土,含有較多的腐殖質(zhì)和沙粒,”
他將泥土樣本裝入證物袋,“說明張娟在死亡前曾接觸過這種泥土,可能是嫌疑人的藏匿地點或拋尸前的停留地點?!?/p>
他補充道,“尸體右手無名指指甲斷裂,斷裂處有新鮮的出血,推測是掙扎時被嫌疑人或周圍物體弄斷的,指甲縫里還提取到少量黑色纖維,與銀色面包車上的纖維成分初步一致。”
為了進一步確認死亡時間,張林對尸體的血液生化指標進行了檢測:“血液中鉀離子濃度為
9mmolL,鈉離子濃度
135mmolL,”
他對照標準值,“死后血液鉀離子濃度會隨時間逐漸升高,每
10
小時約升高
2mmolL,結(jié)合當(dāng)前數(shù)值,反向推算死亡時間約
7
小時,與之前的判斷完全吻合,也就是
8
月
15
日凌晨
1
點左右?!?/p>
解剖接近尾聲時,張林將所有發(fā)現(xiàn)匯總:“死者張娟,女,32
歲,生前遭受鈍器擊打頸部(形成皮下出血)、胸部(導(dǎo)致肺挫傷),引發(fā)呼吸衰竭死亡;死亡時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