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司內畏懼外派,他這個大銀臺自然清楚,自己剛剛到任,也應該為了通政司的利益說話。
但是今天自己耽誤了太子的奏疏,如果在內閣又反對,這就是打臉太子了。
李一元也是半步踏入內閣的人,哪有想要上進的人和太子明著作對的道理。
李一元只好說道:
“下官認為太子所言妥當,應該設立倭國通政署,就由這二人擔任主司,負責對倭情報搜集?!?/p>
高拱十分的高興,李一元也不反對,這份奏疏原則上就通過了,他又說道:
“涉及對倭情報事務,既然李通政使都沒有反對,那等陛下朱批完畢,就請六科看下,不必再外傳了。”
眾閣臣也點頭。
涉及到重要軍事情報工作的時候,奏疏只要在皇帝御批后,交給六科就行了。
而這種涉及到對外軍事的奏疏,六科也很少會有意見,所以理論上這份奏疏已經(jīng)通過了。
閣臣在票擬意見上,都高度贊揚了太子的進步,建議皇帝通過這份奏疏,算是對太子勤于政務的肯定。
隆慶皇帝就像是老父親見到了兒子的滿分答卷,卷子上還有兒子老師們的高度評價,自然也是樂的笑開花。
但是他也怕群臣是為了哄他高興,又讓人去專門負責的通政司詢問,太子的計劃是否可行。
李一元咽了苦果,此時也沒辦法再說反對的話,只能又將自己在內閣的話說了一遍。
這下子皇帝徹底放心,于是御批奏疏,照準頒行。
——
【《奏設倭國通政署刺探疏》通過,主司黃文彬,副主司朱俊棠,在倭國搜集了大量倭國情報,并在倭國獲得了巨大的聲望?!?/p>
【這些情報為大明對倭政策提供了參考,甚至幾百年后,“兩使來倭”事件,成為倭國近代史開端事件。】
【國祚+1。】
【剩余威望:1210】
在詹事府內,看到奏疏光速通過,蘇澤嘴角露出笑容。
不過倭人也挺抽象的,竟然將兩人拜了起來?
大明版的黑船是吧?
只能說這個民族的慕強是刻在骨子里的,只要比他們強,就可以隨便踏上幾腳。
只是在把倭人當狗的時候,也要當心這個喜歡下克上,反復無常的民族。
這兩人也是意外之喜。
蘇澤本來也想要奏請設立倭國通政署,專門負責搜集倭國情報。
但是朝堂上,對倭備戰(zhàn)的問題一直很敏感。
沒辦法,嘉靖年的抗倭戰(zhàn)爭,實在是給經(jīng)歷的朝臣留下了心理陰影。
在對待倭國事務上,大明君臣的態(tài)度都十分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