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宋元喜,正在與宋微匯報在絕地內(nèi),這幾十年的磨煉。說起自己經(jīng)歷過的那些事兒,他并未夸大去渲染描述,反而簡明扼要,幾句話帶過。
宋微早年是接觸過宋元喜的,對其性格也算有些了解,如今百年過去,“愛表現(xiàn)”這一點倒是收斂許多。
想到繁簡真君的事情,宋微心中不由嘆了嘆:唯有經(jīng)歷艱難,才會被迫成長。
“你進階金丹之前,我向你父母均是發(fā)送傳音符,然兩人都未趕來,你可知緣由?”
宋元喜想了下,只覺父母應(yīng)該還在千林臺和邀月海中,如此機緣厚重之地,就是進去個百八十年亦是可能。
于是含糊道:“我爹娘都在閉關(guān),元喜謝過家主,此前幫我清神以及布置進階現(xiàn)場,實在感激不盡。”
宋微擺手,“不過分內(nèi)事,你既已金丹,就是家族新晉的長老,族內(nèi)自有一份月例予你,你去登記一下,了解族內(nèi)一些事項,之后便回玄天宗吧?!?/p>
兩人又說了些瑣碎,宋元喜去往族內(nèi)專門庶務(wù)處登記信息,待了解清楚作為族中長老應(yīng)當擔(dān)負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之后,這才離開。
再回玄天宗,時間已經(jīng)過去快五十年。
宋元喜回來得巧,正好趕上十年一度的開山招收弟子。此時玄天宗外的萬階臺,密密麻麻都是往上攀爬的孩子。
他們大多十來歲,有些已經(jīng)引氣入體,但也就煉氣一二層的樣子,有些還只是凡人之軀,卻也憑著自己的毅力堅持住。
宋元喜是宗門修二代,自是沒有經(jīng)歷過這些的,先前也不甚關(guān)注此事。
如今已金丹,他反倒來了興致,遂在宗門口停下,想要看看這番熱鬧。
“宋師兄,你怎得回來了?”有相熟的筑基弟子看到宋元喜,立即上前熱情打招呼。
論修為,宋元喜永遠及不上弟弟宋元若,但是論人際關(guān)系,宋元若也是望塵莫及。
宋元喜在宗門內(nèi)要好的弟子頗多,內(nèi)門外門均有。如今過來打招呼的,就是在外門靈樞閣做事的筑基弟子,大小也算得上一個管事。
然宋元喜還未開口,旁邊一位金丹長老卻是瞇著眼笑開,“該改口叫師叔了?!?/p>
那筑基弟子愣住,繼而回過神大喜,沖著對方行禮道:“弟子見過宋長老,恭喜宋長老成功進階金丹?!?/p>
宋元喜微笑點頭,受了這份禮,又問:“這萬階臺考驗何時結(jié)束?”
“還有一個時辰,一個時辰后便是日落,未能爬上來的,這便淘汰了?!?/p>
“是么,那我留下看個結(jié)果。”
宋元喜與旁邊金丹長老和筑基弟子有說有笑,十分虛心請教這開山招收弟子的詳細流程。
那金丹長老聽著聽著,不禁眼前一亮,笑問:“宋長老這般積極詢問,可是有收徒的意向?若是有,這一批進來的苗子里,
我?guī)湍愠虺?,若有合適的,且送予你當個雜役弟子。”
才剛進宗門,不過凡人之軀,當金丹修士的記名弟子是完全不夠格的。但若是雜役弟子,那倒是可行。
若金丹長老看重,日常培養(yǎng),日后再轉(zhuǎn)為記名弟子就是了。當年的杜天宇,走的就是這條路子。
這也是外門弟子進入內(nèi)門的一條“捷徑”,然此路有好有壞,有人愿意有人不喜。
宋元喜卻是搖頭,師父還未找回,哪有心思收徒!
想到繁簡真君,宋元喜看熱鬧的心思一瞬淡去,和在場幾個負責(zé)人匆匆話別,便徑直朝著主峰方向飛去。
此時第一個孩子剛巧爬上來,看到一身青松道袍的修士從天邊飛過,只一下就消失在巍峨高大的宗門口,內(nèi)心頓時升起一股渴望。
“這便是修仙的仙人嗎?如同雄鷹展翅,自由翱翔在天上??缮咸烊氲?,可下海登極,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