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鎮(zhèn)上,其實就是要進城了。
陸阿綿也不大記得路,但她聽說那路上都有人進城去賣些菜蔬,她跟在后面就好。
至于張亦行說她不會做生意的事,她也沒放在心上。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到時別人怎么賣,她就照樣學(xué)了。
晚上稀里糊涂睡了一覺,農(nóng)家人醒得早,天光還未亮她就爬了起來。
將兩板豆腐裝上驢車,她怕阿豆拉車太重,因而并不坐在驢車上,就牽著往前走。
臨出門又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奔進了廚房。
菜刀、鐮刀、鋤頭……這些工具不是生了銹,就是被阿爹拿去當(dāng)鋪抵了。鐵器在如今是很值錢的東西,可以說能當(dāng)錢使的,一口鐵鍋能傳好幾代人也是常有的事。
她左看右看,拿上了火鉗。
這玩意也是鐵做的,平日里用來往灶膛里填木柴,大概有她半臂的長度。她便將那鐵鉗用布條綁在了自己的小腿上,布裙一蓋,既不影響走路,從外也看不出什么痕跡。
阿豆“噠噠噠”的驢蹄聲在小路上響了起來。
等她走出了一段路,原本的村口才鬼鬼祟祟地冒出個人影。
正是打著哈欠的張亦行。
作為村里目前的首富張家,他的出行工具更加不凡——他家有全村唯二的一頭牛(另一頭是村長家的),能坐牛車。
“亦行哥哥!”挎著菜籃的陸微微急急忙忙地打了個招呼,她欲言又止地望著他,她們一伙人是要走路去城里的,那路難走,每次少說要走一個時辰。
“你們這么多人,我這坐不下啊。”張亦行無奈道。
陸微微咬了咬嘴唇,“那,那算了,免得累著……”
“好了好了,那就都上來吧!”張亦行被這些姑娘嬸子婆婆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索性只在前面趕車。
這七八個人上了牛車,沒一會兒就七嘴八舌地議論了起來。
“今早聽到阿綿家似乎有動靜?”
“不知那丫頭要做什么傻事!”
又有人說:“陸叔也真是的,這不是糟蹋人么?嫁給那么一家……”
“還是我們微微有福氣,以后要成了秀才娘子了!”
陸微微臉色發(fā)紅,“快別亂說了。”語氣倒是喜滋滋的。
另一邊的阿綿比她們先出發(fā),卻慢吞吞的,沒一會兒就被趕上了。
她沒注意,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城門口。
到了城門口,一問才知道,如今連進城費一文也不收了!
阿綿帶了十文存款出門,因而心中也是有些底氣的。一進城便“哇”了一聲。
街鋪繁華,人流攢動,今日正好趕上小集,又沒有了進城費的限制,因而格外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