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三人,其中兩名男子,一位才八九歲的小男孩,年紀(jì)不大適合;
另一位是個鰥夫,阿綿瞧著一臉苦相。
最終剩下一個面慈些的老婦人,手間紋路縱橫,干瘦得很,但衣裳褲腳還算潔凈,看得出是慣會做活的。
婦人自稱名為劉秀芳,今年五十四歲,從前操持著家里家外,如今家中的孫輩們也都長成了,出來找些工做做。
“月錢你看著給就是了,叫我能有口飯吃就行。老而不死的是家里的拖累,我再活的話就把子女的福報拖沒了……小娘子,不瞞你說,我吃了一輩子的苦,定是給你當(dāng)牛做馬的干活,你就當(dāng)行行好吧!”
說著說著,眼眶中竟是含淚了。
擱你在外頭跳廣場舞跳得好好的,回到家見兒子一家已經(jīng)在吃飯了,于是拿了小碗縮在廚房里吃起了白飯配醬油,無論兒子兒媳孫子孫女怎樣來勸,就是不上桌吃飯,等委委屈屈回到客臥,拿起手機(jī)播放起不要錢的小說來聽。
結(jié)果下一秒,不知怎么就到了這個古怪的地方來了。
等足足兩個月吃的是糠咽菜之后,你鐵定也要含淚的。
劉秀芳從前是根本不看什么小說的,她識字不多,學(xué)歷是念了村小一年級。
她是聽別人與她說,這手機(jī)上有個東西,跟從前的收音機(jī)差不多,還能邊聽故事邊賺錢,這才叫孫女幫忙下載的。
這一聽就入了迷。
此前她愛聽的一種文叫做“老太太文”,雖然她認(rèn)為四五十歲的主角并不算多老,七八十才應(yīng)該叫老太太。不過這種文的劇情大抵是老太太辛苦半生,卻被不孝子孫們哄騙走了財產(chǎn),隨后又將主角趕出家門,逼得老太太沒有活路,凄慘的死去。
接著當(dāng)然就是重生了。
重回到過去的老太太可以彌補(bǔ)遺憾,狠狠整治并教育不孝子孫們,同時也帶領(lǐng)著整個小家族蒸蒸日上,過上好日子。
不過劉秀芳壓根沒把故事里的劇情和自己所處的古怪世界聯(lián)系到一塊兒。
那都是戲里的事,做不得真的。
她在這個古怪的世界上,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全都已經(jīng)成家。三個兒子互相推諉,老大說娘一向最疼老幺,分家時貼補(bǔ)了老幺最多、老二說我又不是大的、老三說十里八村的傳統(tǒng)就是老大養(yǎng)娘。
每家都是白天當(dāng)著人前說得好好的。
背地里就防著她,連個雞蛋都放在柜子里鎖起來。
差點(diǎn)沒把劉秀芳活生生餓死。
實在腿腳發(fā)軟,她這才不得不出來找個活做。阿綿若是不要她的話,怕是等冬天就撐不下去了。
“一個月七百文、五百文都可以。”
這比在市面上雇一個幫廚的價格確實低了不少。
阿綿想了想說:“先試工一個月,工錢七百文,干得好的話一個月八百文。包一頓午食?!?/p>
第一次雇人,在牙人的見證下立好了雇約,說好明日就來上工后,又付了一百文作為牙人的傭金。
第二日有了幫工,阿綿果然輕省多了。
劉秀芳干活很麻利,招呼客人、端碗洗碗擦桌是樣樣都干得不賴。阿綿可以只用做菜和收錢,這樣一番提高了效能,讓小攤一天能多賣出一二十碗,很是可觀了。
她雖然還只是個小攤,但一個月賺得錢已經(jīng)比鐵匠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