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p>
阿綿匆匆忙忙地忙碌起來,架起釜后在底部生起柴火。將高湯重新加熱,咕嘟咕嘟冒出小泡泡的時候,放入豬腰與雞腎開始燉湯。
兩炷香的時間后,農戶們之間出現(xiàn)了議論紛紛的聲音。
“這是什么香味,怎會這樣霸道……”
“傻,肉香唄!我見是兩個小娘子在那擺攤咧!”
“這……也不知要多少銅板,想從我們鄉(xiāng)下漢口袋里掏錢可難了。”
做徭役其實也是管飯的,是一頓午時,左右不過是每人發(fā)一個又冷又硬的餅子,牙口不好的恐怕都咬不動!因此這些漢子們的家屬(如果有的話),會給他們做些卷餅、饅頭一類的吃食。
花銅板去吃飯是不可能的。
阿綿也不管那些議論,她先做好兩碗豬腰湯,配上兩個大饅頭,先去送給兩個小吏。
其中那個很兇的自然是一番搓手,“真送我們?這不好吧……”
“這有什么要緊,還得多謝兩位大哥在此維護秩序。這也是我們的心意,快趁熱喝吧,很補身體的?!卑⒕d這一番話說得有些干巴,這是她與宋東家學的。
不過宋東家說這些話的時候很自然,讓人感覺很真誠。
阿綿說起來就很像是她在家寫出這一段話,背下來后再說的。
另外一個小吏目忍住笑意,兩人道謝后接過碗。
等阿綿返身,忍不住道:“這是哪家的小娘子,竟還想到出來做買賣。也不知家中人怎么放心……”
說完喝了口湯,微微一怔,這湯滋味是不錯的,尤其還這樣暖和。再掃一眼那攤鋪,很是潔凈,木桶都用蓋子蓋好,還擺著兩罐小料,一罐蔥花和一罐咸菜。
“好喝。況且這也不算壞了規(guī)矩,我們多照看一二也就是了,免得那幫子莽漢毛手毛腳,沖撞了攤子。”
這里的道理是分明的,一頓飽和頓頓飽,巴不得阿綿以后還來。
阿綿應酬完,松了口氣,她不太擅長說太多場面話。
等徭役們下工時,湯已燉得十分鮮美。第一位客人是孟二,他早就注意到自家小妹們在這,之前還頗為她們懸了一下心,怕叫人趕走了。
“你這怎么賣的?”
阿綿想著送他一碗也無妨,不過做生意講究開門紅,第一單買賣成了,有時候就莫名其妙地一整日都生意好。因此回答:“腰花湯十文一碗,饅頭一文一個,二哥你的話就不收饅頭錢了。”
“二哥,快去幫我們多去說些好話呀,這可關系到我的工錢呢!”孟婧拉住二哥的袖子,一通搖晃。
“好好好,給我拿一碗,再要兩個饅頭?!?/p>
二哥在桌上放了十二個銅板,累了一日了腰都直不起來,總算有口熱湯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