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那就好……”邊畔傻兮兮的笑著,我從車前坐的反光鏡看到了他那快瞇成一條縫的小眼睛,而他那本來就不好看的五官也開始糾結(jié)在一起。
他怎么看也不像是我爸爸,我的爸爸會是這么惡心的一個人?我想他笑起來至少是帥氣的,帥得回頭率有80%。
SO,我討厭邊畔,我發(fā)誓,絕不叫他爸爸,如果我有一天叫他爸爸了,那我一定是瘋了。
就算再怎么樣,我也有自己的堅持,有自己的驕傲。
雖然我和邊邊都在附中上學,可是我拒絕和他坐同一輛車去附中,我寧愿騎自己的小腳踏車伴著清晨的鳥叫迎接我新的一天,也不愿意在那輛沉悶的車內(nèi)看到他的面孔。
其實我不想讓同學們知道我和邊邊的關系。
可是,進入附中的第一天,所有的人都告訴我,附中有個風云人物,那個人就是邊邊。
據(jù)說他的成績很好,是個乖孩子,是老師的心頭寶,再加上邊畔每年都會給學校撥很多的助學金,邊邊的名聲日益擴大。
瞧,有錢可真好,什么人物都能從臭蛋變成寶貝。
我想如果讓這個學校的學生知道我是風云人物的妹妹,不知道我會不會一夜成名,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大堆的男生站在我家的門前等著我挑。可是這些都是后話,就沖著邊邊是附中的風云人物,我就要比他活得更有聲有色,我就要比他這個風云人物更風云人物。
“邊邊,我們走著瞧!”
想到這里,我不免開始憧憬在附中的生活,嘴里竟然不知不覺的哼起了小調(diào),腳步也變得輕快很多。
那一天,我第一次見到洛哩。
我們一年級的新生圍在籃球場上,觀眾席上人聲鼎沸,等我到時,已經(jīng)座無虛席,我只得在最后排站得高高的,用眼神繞過一圈圈的人頭,才能勉強看到場內(nèi)的情況。
附中與技中每年開學都會打一場友誼賽,今年也不例外,我們附中打的招牌是“比賽第一,友誼第二”。而技中卻高舉“必勝”的口號,來勢洶洶。
技中和附中是市內(nèi)并重的兩所學校,不過技中一直以來不管從課業(yè)上還是從體育上都比附中稍差,一直以來都背著個“第二”的稱號,這個稱呼讓技中的學生很憋悶,他們每年都把希望寄托在這個一年一度的籃球賽上,或許他們想,即使只是贏一場球賽,也能讓他們的心頭多少平靜一些。
可是,事實上,技中從來都沒有贏過。
所以說,這么沒有懸念的比賽應該不會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但是,事實剛好相反,籃球場四周擠滿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