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呢?”
“對內,”崔師仁聲音壓得更低,“立刻動用一切關系,打探戶部、乃至尚書省近期是否真有大規(guī)模清查的計劃或風聲。
同時,傳令各州郡宗房、依附于我族的莊園管事,近期務必更加謹慎。
隱戶名冊要嚴密保管,甚至…
可以酌情疏散部分過于扎眼的隱戶,暫時安置到更偏遠的山間莊園,或者以‘幫工’、‘佃戶’的名義在不同莊園間流動,避免被定點清查。
賬目要做得更完美,絕不能留下任何明顯的破綻?!?/p>
“這…動靜是否太大了?萬一反而引起注意……”
“所以要做到不著痕跡!”
崔師仁斬釘截鐵,“就像河水下的暗流,表面要平靜無波。我們要讓太子即使想查,也無從下手,或者查到的,都是我們想讓他看到的‘太平景象’。
只要撐過這陣風頭,待太子注意力轉移,或朝廷出現(xiàn)其他大事,危機自解?!?/p>
世家這架龐大的機器,在崔師仁的指揮下,開始悄然運轉。
一時間,長安城內,世家大族一改往日或倨傲或觀望的態(tài)度,變得異常熱心于東宮倡導的各項事務,尤其是圍繞《貞觀民報》的種種。
博陵崔氏在京的別業(yè)門前,車馬明顯比往日更為繁忙。
崔師仁親自出面,頻頻邀約與東宮交好、或在報刊司中擔任要職的官員飲宴。
宴席之上,絕口不提任何敏感要求,只談風月,盛贊報刊教化民心、溝通朝野的功績,并一再表示崔氏一族愿為宣揚朝廷德政略盡綿薄之力。
“殿下所創(chuàng)之報刊,真乃千古未有的善政!使我等僻處鄉(xiāng)野之人,亦能及時知曉圣天子之教誨,朝廷之德音。
老夫每每讀之,皆感奮不已??!”
崔師仁在一次與某東宮屬官的宴飲上,撫須慨嘆,情真意切,仿佛全然忘卻了當初對報紙的抵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