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明瞇著眼睛,看著田豐,“如此甚好,不知元皓可知張郃?”
“略有耳聞,臣正想為主公引薦此人。俊乂當年也是韓馥的軍曹,后來因事辭官回家,如今正在家中。臣想同主公一同前往,招攬此人。”
田豐借著說出自己想出來的辦法,這個辦法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將領(lǐng),不是說徐榮和周倉不行,而是這兩人善守不善攻,所以還得是張郃來。
歷史上,張郃也是數(shù)次提出了建議,但是都被袁紹給反駁了,加上袁紹當時內(nèi)部派系斗爭嚴重,哪怕是拼著輸?shù)魬?zhàn)事,也要讓對方吃癟。
內(nèi)部不穩(wěn),又如何能夠破敵呢?
“如今,曹操必然防備主公,許縣就不再空虛了。而且操擅長用兵,變化無常,人數(shù)雖少,不可輕視。
“現(xiàn)在不如長期堅守,主公憑借山嶺黃河的堅固,擁有四個州的人馬,外面聯(lián)合英雄豪杰,內(nèi)部實行農(nóng)耕用以備戰(zhàn)。
“然后挑選精銳部隊,分為奇兵,乘虛而入,襲擾河南。
“敵人援救右邊,我就攻其左邊;敵人援救左邊,我就攻其右邊。使敵人疲于奔命,人民不能安于本業(yè),我們還沒有疲勞但對方已經(jīng)困乏,用不了二年,安坐就可戰(zhàn)勝敵人。
“現(xiàn)在不用廟堂上穩(wěn)操勝券的計策而想通過一次戰(zhàn)事去決定成敗,萬一不能如愿以償,后悔就來不及了?!?/p>
簡單來說就是用硬實力,去硬生生的拖垮對方的經(jīng)濟。
跳出戰(zhàn)局來看,官渡之戰(zhàn)其實就是一個不對稱的戰(zhàn)事,袁紹哪怕是穩(wěn)扎穩(wěn)打,不出動出擊,就是屯兵不動。
曹操會因為后勤補給供應不上來而崩潰,他不可能不去防備,因為對方時不時的來一下,燒毀良田,他也是扛不住的。
因此曹操要的是速戰(zhàn)速決,哪怕是擊潰了袁紹,也無法乘勝追擊,這就是天然的劣勢。
因此田豐一向都是求穩(wěn),用兵之道,堂堂正正,讓人無可防備。
走正道,就是只能用硬實力抗衡。
也可以簡單說是用錢砸人,這種感覺就是富豪羞辱窮逼,很不道德,但是很爽,很過癮!
“如此,那便一同前去吧?!?/p>
陸明一直以為張郃是去投奔袁紹了,完全沒有想到是下野了。
一個張郃也是不錯的,畢竟司馬懿有不臣之心的時要除掉的人里面,就有張郃。
不是有過人的本事,不會成為眼中釘。
幾天后,陸明正式的率兵出征,這次只是帶了三萬人,并且左路軍還是以牛輔為主,李儒為輔的軍團,他們則是從并州往北打,從漁陽方向進攻,負責牽制敵人力的進攻。
而能不能有所建樹,還得看他們自己本身。
界橋,袁紹率領(lǐng)著最后的五萬兵馬在這里一字排開,就在這里跟陸明決戰(zhàn)。
除了袁紹的五萬人馬之外,還有公孫瓚派來的白馬義從。
雙方都是把精銳都調(diào)集過來了,對于公孫瓚而言,他也不希望袁紹被擊潰,否則接下來就輪到他了。
袁紹五萬人馬,公孫瓚兩萬人馬。而陸明只有三萬,其中精銳只有一萬。
雙方在界橋一字排開,戰(zhàn)前的斥候已經(jīng)開始拼殺了,為了取得戰(zhàn)功。
一面袁字大旗下,臉色蒼白的袁紹死死的盯著遠處的中軍,在眾星拱月之下,是他的奪妻仇人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