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當年寫這一句的時候,不知道心里是否有暗諷琵琶女矯情做作?
許七安就覺得叫做紅袖的花魁娘子挺做作,或者自視甚高?打茶圍后半段才姍姍來遲,不咸不淡的輕笑一聲,捏著酒杯說:
“奴家身子不適,休息了片刻,幾位老爺莫要見怪。”
喝了一杯酒當做賠禮,就沒有任何表現(xiàn)了。
不過也有盡職盡責的充當令官,玩行酒令。嗯,在場都是銅鑼,行的肯定不是雅令,是劃拳和搖骰子。
臉上笑容過于職業(yè)化。。。。腰桿一直挺著,身軀略顯僵硬,這說明沒有真正融入氛圍里。。。。比較忌諱與酒客有肢體接觸,剛才被我摸了一下小手,眼里是有厭惡的。。。。
總結:看不起武者。
許七安喜歡觀察人的微表情,以及細微動作。因為這些細節(jié)都是內心一定程度的折射。
這是他當年留下來的職業(yè)病。
紅袖姑娘的表現(xiàn),讓許七安想起了初見浮香花魁,當日那位教坊司艷名遠播的花魁,也是這般表面客套,內心疏離的態(tài)度。
只不過浮香的職業(yè)道德更高,沒有表現(xiàn)的辣么明顯,而這位紅袖,則有些赤裸裸。
當然,浮香是京城教坊司的花魁,京城什么地方?達官顯貴云集,豈是禹州能比。
除了職業(yè)道德外,容貌方面,紅袖自然是極美的,有著江南女子的柔美和嬌柔氣質。
說話總是帶著“呀”“呢”之類的尾音,軟濡軟濡的,跟誰說話都像是在與情郎交談。
“奴家為幾位老爺彈奏一曲吧。”紅袖溫婉笑道。
“紅袖娘子的琴技在禹州教坊司可謂一絕,來了咱們禹州教坊司,一定要聽聽紅袖娘子的琴音?!蹦俏讳钸\衙門的官員登時吹捧道。
這就像給遠方來的貴客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怎么好聽怎么說。
一曲彈罷,漕運衙門的官員笑呵呵的端起酒杯:“幾位大人,如何?”
宋廷風是老油條,忙舉杯,接過話題:“比如京城教坊司的浮香花魁,也不遑多讓?!?/p>
還是有些差距的。。。。許七安不是偏愛自己的相好,純粹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評價。
浮香的琴技和她的口技一樣高超。
“是那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浮香花魁?”漕運衙門的官員眼睛猛的一亮。
禹州與京城之間路途遙遠,但這首詩出世好些時日了,讀信往來,把它傳播到各州儒林。
這兩句詩流傳甚廣,熱度比“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