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面總結(jié)的問題,我比較在意最近讀者提到的一個“不夠爽”的問題。
如果你也是在寫作的朋友,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我接下來說的話。
有時候,我們必須在邏輯和爽兩者之間做出取舍,太講究邏輯的書,往往爽不起來,所以網(wǎng)文要做到一定的“無腦”。
但過于無腦,又會顯得太白,讀者口中的無腦小白文,往往指這類書。
就拿卷尾武林盟這段劇情舉例,我其實有更爽的寫法,寫的很爽很爽那種。
但那樣的結(jié)果就是許平峰人設(shè)崩了。
一本書寫到中后期,和前期不同,不能只為爽服務(wù)。我現(xiàn)在的寫作的第一前提,是維持整本書的主基調(diào),它包括人設(shè)、劇情、九州局勢等等。
然后,再考慮爽點。
許平峰作為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人設(shè)擺在這里,哪怕死到臨頭,他也會從容淡定,坦然面對。
對于許七安的打臉,他心情不爽已經(jīng)是極限了,要讓他氣急敗壞是不可能的。
但這樣讀者就不爽了。
所以我剛才說,邏輯和爽,有時候不可兼得。
要讓他空手而歸,偷雞不成蝕把米,你們又會覺得,大反派就這?
人物逼格呢?
這里提一個小技巧,維持人物逼格,比爽點更重要。哪怕舍棄部分爽點,也要維持人物的逼格。
同樣成績差不多的兩本書,可能一本被認為是無腦文,一本被無腦吹。
為什么?
因為前者只顧爽點,而后者會保持書中人物的逼格。
你們會因為一小段劇情不夠爽,罵我,但不會棄書??扇绻嗽O(shè)崩了,棄書的人才大把大把。
我說的可對?
把話題拉回來,更新一直是我焦慮頭疼的問題。
我常常因為一段日常不夠有趣,在電腦前枯坐很久很久,常常因為一件案子沒有完全想明白,大半天都無法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