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去!”小豆丁理直氣壯。
“打不過呢?”許二叔道。
許鈴音想了想:“那我和他們做朋友,他們就不會欺負我了?!?/p>
你這娃子,思想覺悟不行啊,打敗仗的話,十有八九當叛徒。。。。。。。。。。許二叔心說。
吃完飯,許二郎心事重重的回書房。
點上蠟燭,他靠著椅子,開始沉思。
作為讀書人,但凡遇到難題,首先想到的是參考史書。
以史為鑒,從中學(xué)習(xí)先人的經(jīng)驗。
“史書中各朝各代對末期的亂象,采取的無非是剿滅和招安兩種。更多的是采取剿滅態(tài)度,因為每一個王朝的末期,朝廷與百姓的矛盾已經(jīng)到了必須用戰(zhàn)爭解決的地步。
“招安的前提是有錢有糧,并且出讓一部分利益。朝廷可以用招安的辦法解決一部分匪患,但不可能靠招安解決所有匪患。
“能做到這一步,就不可能有如今的亂象。”
許二郎憑借強大的記憶力,分析、回憶著史書內(nèi)容,首先得出的結(jié)論是:
如今的大奉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與大部分王朝末期的腐朽不同。
爛的還不夠徹底。
這是好事。
“這個時候,云州的逆黨若是發(fā)動叛亂,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解決匪患?”
許新年越想越覺得無解,越想頭越疼。
他終于明白為什么王首輔的身體越來越差,以致藥石都不見效。
歸根結(jié)底,是心力交瘁,是積勞成疾。
這時,他腦子里突然閃過鈴音說的話。
仿佛有一道光劈入他腦海。
“成為朋友,成為朋友。。。。。。。。”
許新年睜開眼睛,眼球布滿血絲,神態(tài)卻極為亢奮,他鋪開宣紙,研磨,提筆書寫:
“現(xiàn)今災(zāi)情嚴重,流寇四起,為禍一方,朝廷可用三策,一為招安,對于規(guī)模龐大的山匪,采取招安策略,并讓歸順的山匪剿其他山匪。。。。。。。。。
“二為派軍剿滅,對于規(guī)模不大的烏合之眾,堅決清剿,不留后患。。。。。。。。。
“三,效仿江湖人士,派遣高手深入民間,聚攏流民,占山為王。”
這一點,是鈴音是話激發(fā)了他的靈感。
讓朝廷和流民成為“朋友”,當然,不可能聚攏所有流民,但至少能減輕朝廷現(xiàn)在的負擔,大大減輕匪患對百姓的荼毒。
許二郎繼續(xù)寫道:
“需委派忠心正義之士擔當此任,風評不好,名聲不佳者勿用;需嚴密監(jiān)控其家屬,以為人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