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此三計甚妙,不敢說一定能解決匪患,但能大大遏制流民成災(zāi)的趨勢?!?/p>
李妙真出點子不行,眼光還是可以的。
【四:第三計不行!】
這時,楚元縝跳出來發(fā)表意見。
【一:楚兄請說。】
其他人也安靜下來,沒有插嘴,楚元縝是狀元郎,才華橫溢,又有豐富的閱歷,是天地會智商擔(dān)當(dāng)之一。
【四:聚攏流民,靠的是什么?一為武力,二為錢糧。此兩者缺一不可,武力不夠,無法成勢。錢糧不夠,則沒人愿意附庸跟隨。
【那么錢糧怎么來呢?不過“打家劫舍”四個字。朝廷派遣高手聚攏流民,自然不可能給錢給糧吧,有這份財力,直接賑災(zāi)不是更妥當(dāng)么。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就只能打家劫舍了,這只會加劇災(zāi)情,讓局面更加糟糕?!?/p>
【一:楚兄有何高見?】
許二郎來找她,就是因為這個問題。
她沒能給出答案,于是才想請教天地會成員,除了麗娜之外,大家都是聰明人。
楚元縝也確實沒讓她失望,立刻看出第三策的破綻。
而第三策,是解決匪患的重中之重。
【四:殿下,這可難住我了?!?/p>
短時間內(nèi),楚元縝還真想不出對策。
【二: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如何?】
李妙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給出對策。
【七:愚蠢的李妙真,對流民來說,搶奪百姓的錢糧,遠(yuǎn)比長途跋涉去對付一個同為流民組織的武裝勢力要輕松簡單。
【沒人是傻子,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若是強(qiáng)迫手底下的流民們這么做,不出兩次,眾叛親離?!?/p>
李靈素跳出來了。
雖然在現(xiàn)實里他已經(jīng)死去,但在“網(wǎng)絡(luò)”上,他依舊能重拳出擊。
李妙真大怒:【二:那你說,你有什么法子?!?/p>
圣子潛水去了,他也沒轍。
【一:其實李妙真的想法有可行之處,可以讓朝廷的人,以搶奪錢糧為由,圍剿另一股山匪勢力。但這種事不可常做,無法以此為生。
【朝廷扶持的勢力如何起家?如何維持生計?還是只能搶奪百姓,但這樣,又會像楚兄說的那般,讓局面更加糟糕。許寧宴,你有什么想法?】
許七安遲遲沒有說話,逼懷慶主動“他”。
我能有什么辦法,我都把雞精的收益捐出去賑災(zāi)了,打架破案我在行,治國的事就別找我了啊。。。。。。。。。。。許七安一邊心里吐槽,一邊積極開動腦筋。
他最大的優(yōu)勢是上輩子的見識。
比如以工代賑,但這條計策不適合用在此時的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