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搶了我們好幾首詩詞。”
不,是搶了我的。。。。。。。。楊恭和張慎同時在心里反駁一句。
三位大儒相視一笑,齊聲道:
“吾所處之地,非大堂,而是潯州城頭?!?/p>
言出法隨!
三道清光騰起,籠罩三人身影,帶著他們消失在大堂。
。。。。。。。。。。。
轟轟轟!
城頭,火炮轟鳴,一顆顆炮彈沖出炮膛,落入密密麻麻的攻城大軍中。
每一顆炮彈都是一團膨脹的火光,炸起大片的土石和殘肢斷臂。
云州叛軍在付出一定的傷亡后,成功推進火炮和車弩,把城墻納入射程范圍。
隨后便是兩軍互相開炮,火力比拼。
密密麻麻的敵軍有了自家炮火的掩護,瞬間沖到城墻下,隨后開始蟻附攻城。
首批負責攻城的是先鋒營和攻城營,兩個大營各有九個小營,總?cè)藬?shù)三千六百人,由江湖人士和新兵組成,化勁武夫或銅皮鐵骨境武者率領(lǐng)。
兩大營的作用很明確,為后續(xù)的精銳步卒百戰(zhàn)營開鑿出一個突破口。
因此先鋒營和攻城營的傷亡是最高的,但戚廣伯不在乎,為帥者既要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還得有用兵如泥的覺悟。
自古攻城,本就是要用士卒的命去堆的。
戚廣伯手持單筒望遠鏡,眺望城頭慘烈的攻防戰(zhàn)。
在火炮的掩護下,先鋒營和攻城營迎著檑木和箭矢,付出慘烈的代價后,終于殺上城頭,與守軍展開死斗。
口子已經(jīng)鑿開。
戚廣伯臉色平靜,順勢從馬袋里摸出兩面小旗,一面玄色,一面赤色。
玄旗代表的是百戰(zhàn)營精銳,足足一萬步兵,由前云州布政使楊川南,以及一眾四品高手率領(lǐng),是真正的嫡系精銳。
不管大奉還是云州,其實主力還是步卒。
騎兵能有多少?中原不比塞北,有廣袤無邊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駿馬。
咚咚咚!
戰(zhàn)鼓擂起,早就躍躍欲試的百戰(zhàn)營奔襲而出,萬人方陣散開,由各自的首領(lǐng)帶著奔向城頭。
“城頭的火炮有點兇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