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著吏員繞過君王雕像,去了更深處的區(qū)域,
鏤空的窗戶里灑落斑駁的陽光,細細碎碎的照亮屋中的木臺。
木臺上刻著一行詩。
殺盡敵酋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歸來手持黃金锏,滿朝文武未敢言。
小詩寫的還挺霸氣。。。。給我看詩是什么意思。
許七安側(cè)頭看了眼沉默不語的吏員,本來想塞點銀票,從他那里套取信息。
轉(zhuǎn)念一想,區(qū)區(qū)一個吏員,懂那位權(quán)柄滔天的宦官心意?不可能吧。
別把自己給帶歪了,反而死路一條。
斗詩?不可能,主題顯然不是比拼詩才。問心關(guān)與思想品德有關(guān),得從這方面著手。
既然是考驗思想品德,那魏淵放這首詩在這里干什么?
許七安摒除雜念,積極開動腦筋。
第六關(guān)就是給我這種無君無師,不敬神不禮佛的唯物主義者安排的,相當于是最后一個機會。
那自然是想從我這里挖掘出一些珍貴的思想品德。如果我沒有,那就死定了。
珍貴的思想品德。。。?;砣婚g,許七安想到了一樓大廳里的那副聯(lián)子:
愿以深心奉塵剎,不為自身求利益。
而打更人的職責是監(jiān)察百官。。。。魏淵這首詩,同樣有盡忠報國,威壓百官的意思。
想到這里,他豁然通透,明白了那位大宦官的意思。
這首詩擺在這里,不是為了斗詩,而是共情。
倘若那個無軍無師的十惡不赦之徒,真的秉性惡劣,在問心關(guān)里,他是無法對抗自己的本心,強行寫出共情詩的。
反之,說明他還有珍貴的品德在身,魏淵愿意給一次機會。
許七安嘆息般的吐出一口氣,伸出手:“筆墨伺候?!?/p>
吏員遞來毛筆,在木臺上鋪好宣紙。
許七安筆懸于紙上,閉上了眼睛。
我雖然心中無君,亦不屑敬神禮佛,是個地道的唯物主義者。
但我非十惡不赦之徒,我心有正義,腳下有原則。我從未魚肉百姓,從未依仗胥吏身份敲詐勒索,即使,這是社會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