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竟和馬海在忙著,琤榮廣場這邊也沒閑。
報紙上的倒計時還有20天,琤榮廣場放出了第二批檔口。
果然就如陳錫良和老段所料,第二批檔口的價位就有點飄。10㎡的價格漲到了3。8萬,位置也不見得比第一批更好。
不對,最好的明明就是第一批檔口。
就這樣,也有人愿意認租。
老段在琤榮廣場外面打轉,就有人問他有沒有檔口要轉手,他試著問了一下,就他那兩個檔口,20㎡的認租時是5。5萬,現(xiàn)在有人出7萬。
“這些人都瘋了?”
兩個檔口在手的老段穩(wěn)坐釣魚臺,能笑話別人太瘋狂。
他也不想想,如果不是陳錫良幫他搶到了兩個檔口,如今他自己也是發(fā)瘋人群中的一員了。
陳錫良沒揭穿他,倒是調侃他:
“那你打算轉手不?這才十天吧,20㎡的檔口漲了1。5萬,40㎡的檔口漲了2。8萬,你現(xiàn)在脫手,一下子就凈賺4。3萬!”
老天爺,這可是1987年1月??!
在沒有股票可炒的年代,10天賺4萬多,這種賺錢速度,真的和搶銀行差不多。
“我瘋了,為什么這個時候出手!”
檔口漲了還有人認租,說明大家都看好這地方。做生意就是這樣,財往哪邊聚,人就往哪邊涌,人潮涌動的地方財又聚的更快,是一個正循環(huán)。
這就像開飯店,兩家店開在一起,一家生意好另一家不好,大部分人還是愿意去生意好的那家吃,哪怕要排隊等位!
普通人的心理就那樣:生意這么好,一定味道很好。就算味道一般,這么多人吃,起碼食材消耗大,會很新鮮吧。
不管做什么市場也是。
什么紡織品、居家裝飾城,電子產(chǎn)品等等專業(yè)市場,既怕消費者不認可,不來這地方消費,也怕吸引不到商家入駐。
消費者是不是愿意來先不說,商家都不看好這地方的話,那是真的要涼。
偌大一個廣場,就幾個檔口開張,消費者來了也沒啥好逛的,可能路過了會順便進來看一下,卻不會特意跑一趟。
只有幾十個,上百個,甚至更多檔口同時開張,經(jīng)營的品種又多又齊全,那才能吸引人氣。
老段覺得吧,兩批放出來的檔口都有同行認租,這個電子廣場算是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看開業(yè)時消費者愿不愿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