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杜兆基這么大的臉??!
夏曉蘭暫時把賺錢的事交給別人,自己專心搞博物館設計,痛苦和快樂交織,這樣純粹的生活,讓她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在康奈爾當交換生的時候。
不用別人說,連她自己都知道,設計好博物館后,她的水平會迎來質(zhì)變。
量變的累積在前,質(zhì)變也不遠啦。
夏曉蘭常駐商都,劉芬心疼的很,怕保姆照顧不好她,把湯宏恩丟在鵬城,把京城的生意也丟下,自己跑來商都照顧夏曉蘭飲食起居。
生意很重要,再婚的丈夫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始終是她女兒。
母女倆最初離開鄉(xiāng)下時,就是這樣彼此照顧的呀。
夏曉蘭覺得生活變純粹了,劉芬也覺得很快樂。
母女倆在商都生活,痛苦難受的是夏大軍……夏紅霞將夏俊寶強行帶走后,樊雨心里都是怒火。
什么時候,輪到夏紅霞拿錢打發(fā)她啦?以前都是看她臉色吃飯的人,現(xiàn)在還扔給她幾百塊去請人照顧夏老太。
樊雨心腸也硬,夏紅霞帶走夏俊寶,她就給夏老太斷水斷糧。
不給夏老太清理,還把夏老太的被子掀開,把窗戶打開通風散味兒。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人們換下了冬天的棉襖,穿上了單衣,白天不太冷,晝夜溫差卻大。
年輕人晚上睡覺還蓋厚被子,一個癱瘓的,營養(yǎng)不良的老年人,又能挺多久呢?
不到兩天,夏老太已經(jīng)是出氣多進氣少。
夏老太一生刻薄。
到老都在試圖把三個兒子攥在手心。
生怕哪個兒子會和老婆感情太好,娶了媳婦忘了娘嘛,心思都在小家上,就不會孝敬她這個老娘咯!
所以她有自己的精明。
倚重大兒子。
磋磨二兒子。
偏疼小兒子。
誰知生命走到了盡頭時,她想抓住的三個兒子,一個都沒在身邊!
“嗬嗬……”
她好不甘心啊!不孝,個個都不孝,孽子,這些孽子,生下來就該丟尿桶里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