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姨太把人接來港島,送兩人去上學(xué),照顧的還不錯。不過昨天,她把接來的那個女孩子又送回了鵬城,好像是說不想養(yǎng)了。奇怪的是,為這件事五姨太還親自跑回鵬城一趟?!?/p>
這就是鄭鋒覺得不正常的地方。
杜家五姨太哪有那么閑啊。
可能是不想暴露“夏子毓”這個真實身份,五姨太把夏俊寶接到hK都十分低調(diào),并不敢高調(diào)宣稱自己在做慈善。
如今對另一個孩子不想養(yǎng)了,也應(yīng)該是偷偷送走,怎么還親自送回鵬城?
hK這邊的有錢太太做慈善的不少,今天給教會捐錢,明天資助孤兒,說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資助時沒宣傳,“棄養(yǎng)”時被拍到那就太倒霉了!
看吧,果然不是自己的錯覺。
鄭鋒也覺得有異常,夏曉蘭態(tài)度認(rèn)真:
“那你有沒有查出來什么?”
“夏總,我去學(xué)校查過,那個被送回鵬城的女孩子在學(xué)校登記的資料是1973年出生,名字叫小燕,可能是因為五姨太收養(yǎng)了她,跟著五姨太姓夏。學(xué)校那邊說她底子很差,今年都14歲了,只跟得上小學(xué)低年級課程,應(yīng)該是此前沒怎么上過學(xué),那個夏俊寶要好一些,到了港島就被五姨太送去念中學(xué)……這倆人都有很濃重的鄉(xiāng)音,我看是一個地方出來的!”
都是夏紅霞從豫南省帶出來的吧。
可鄭鋒要表達(dá)的,顯然不僅如此。
所謂的“一個地方”,應(yīng)該是方言口音特別像,說明夏俊寶和夏小燕老家距離不遠(yuǎn)。
別看都是豫南話,不同的縣市之間也有差異,就是俗話說的十里不同音!
小燕!
夏小燕?
夏家沒有這么個人。
這人是夏紅霞從哪里找出來的?
夏曉蘭是有疑點就要順著往下扒的,要查清楚這夏小燕是啥情況也不難,找夏紅霞詢問一番必有所得。
夏曉蘭不用回鵬城,而是從港城往小商品市場的建材店打電話,過了半小時,夏紅霞才給她回電話,甕聲甕氣問夏曉蘭想干啥。
夏曉蘭居然是問那個小燕。
夏紅霞還挺得意:
“那是我從商都給夏俊寶帶回來的小媳婦兒,咋你也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