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森夫人卻被教務處通知,要她到教務處去一趟:
“道森夫人,有律師找你。”
律師?
道森夫人在醫(yī)院,她根本就不想去。今天,喬納森居然沒有來醫(yī)院上班!她如果離開的話,就沒有人在醫(yī)院陪海蒂了。
她的丈夫蒙德依然不見人影,道森夫人也暗暗生氣。
她知道蒙德很重面子,海蒂試圖自殺,被蒙德視為懦弱。蒙德在找麥卡錫的麻煩,只是因為道森家的面子不能丟,這場爭斗,已經(jīng)是蒙德在樹立自己的威信。
道森夫人生氣丈夫不夠關心海蒂,卻也拿蒙德沒辦法,她在外面很厲害,在家里卻沒多少話語權。
蒙德從來不和她說工作上的事,因為說了她也不懂。
“律師,什么律師?”
“是夏曉蘭同學的律師?!?/p>
要把夏曉蘭的全名念出來,有點拗口,但正式場合,還真不能一個“夏”能代替。
道森夫人一肚子火氣,她昨天在教務處等了那么久!
她本來不想搭理,卻又覺得可笑。
一個華國學生,能請來什么樣的律師?肯定是那種找不到業(yè)務可做的便宜律師!
道森夫人留在醫(yī)院,讓自己的律師去了學校。
過了半小時,她的律師打電話過來:
“道森夫人,那個女學生請來的律師是埃里克·布魯姆。”
道森夫人不知道埃里克是誰,她的律師卻知道:“埃里克非常難纏,他的上一樁官司,是替一家非盈利組織起訴布朗大學,指控布朗大學在招生中系統(tǒng)性歧視非裔學生,這個人一直在打‘平權法案’相關的官司,您必須引起重視!”
“平權法案”是60年代,肯尼迪政府推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美國歷史遺留的種族歧視問題。
到了1986年,種族歧視依然存在于美國社會,就算再過30年也不可能徹底消失。
但60年代至今,“平權法案”的推行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越是有地位的公眾人物,越是要注重這點,“種族歧視”已經(jīng)成了利劍,一劍劈下,正常人都會避讓……這么說吧,公開發(fā)表的“種族歧視”言論的公眾人物越來越少了,只有少數(shù)腦殘才會偶有失誤。
屌絲自然無所謂,反正屌絲說什么都不會有人理。
公眾人物要是被貼上“種族歧視”標簽,還是非常麻煩的。
一聽到埃里克是專門打“平權法案”官司的,道森夫人就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