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康山不是真讓寧彥凡來給夏曉蘭的設(shè)計挑刺!
他純粹就是為了炫耀徒弟。
富貴要還鄉(xiāng),錦衣不夜行,茅康山就是這樣耿直。找其他人炫耀沒意思,他得讓自己的老對手心服口服。
寧彥凡看穿了茅康山的居心,一口拒絕:
“如果你都看不出什么毛病,我也是看不出來的,等到小夏的作品見刊,自然有機會一窺全貌,我可以等。”
呸,這不怕你等不到么!
寧彥凡不上當,茅康山就覺得沒滋味。
因為找不到人挑刺,客戶也很滿意,夏曉蘭很干脆定了稿。
《domus》和《A+U》兩本期刊的記者在華國蹲守這么久,總算有點能報道的東西,趕緊整理下素材,先給報道一下。
一口氣要上兩本頂級期刊,夏曉蘭牛氣哄哄,大有后來者居上要一統(tǒng)師門的氣勢。
其實最近兩年,以前那些被茅康山強行撇清關(guān)系的徒弟們,都陸續(xù)回來了,像什么周茂通、孔詠泉,這是和夏曉蘭經(jīng)常打交道的。
夏曉蘭又在美國打官司,又是有外國記者蹲守著搞博物館設(shè)計,在商都時有那么多建筑師跑去圍觀她,她還沒紅遍國際建筑圈,絕對是紅遍了華國建筑圈!
起點太高了。
太讓人羨慕了。
別說不說,茅康山早年那些徒弟們,是臉有榮光。
夏曉蘭的名字不斷被提起,要說她就繞不開茅康山,以前大家都習(xí)慣說“北寧南茅”,最近竟有隱隱顛倒順序的趨勢,要把‘南茅’放在前面說,把‘北寧’放在后面——社會就是這樣現(xiàn)實啊,兩位老先生都上了年紀,不像年輕時那么高產(chǎn),也不可能再高強度工作,這時候再來比他們的成就和地位,就是看倆人教導(dǎo)出來的學(xué)生呀。
其實不管是茅康山還是寧彥凡,都帶過不少學(xué)生。
那些學(xué)生現(xiàn)在可能沒有在建筑設(shè)計一線了,像周茂通一樣混成了管理層,或者變成了某某干部啥的,地位和夏曉蘭一比是只高不低。
一來年紀都比夏曉蘭大好多,和夏曉蘭計較是欺負年輕后輩。
二來他們真是沒有夏曉蘭有名。
別管夏曉蘭的名氣是怎么機緣巧合來的,就是有名?。?/p>
名氣都要推廣到國外去了,誰要不服,就去比比唄。